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地方调控不能太任性 政策文件不可轻易撤消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20-04-17 09:39:22阅读量:2410
[摘要]过去4个月中国楼市调控最大的问题不是放松,是放松楼市控政策文件下发之后,一日或三日内就被撤消。

  过去4个月中国楼市调控最大的问题不是放松,是放松楼市控政策文件下发之后,一日或三日内就被撤消。2020年4月10日的山东青岛市发文放松限购与调整限售年限,三日不到就撤销放松文件,暂按原政策执行。这就是所谓的示范效应较强,还是地方任性调控。目前各地放松的调控政策,即没有触碰政策底线,更没有违背‘房住不炒’大原则底线。

  按照放松限购、限贷、取消限售限价、下调房贷(不限购城市)首付、公积金贷款的调控政策“一日或三日游”城市来看,去年7月20日的开封、12月的衡阳、2020年2月21日的驻马店、2月24日的浙商银行首付2成(不限购城市)、3月3日的广州、3月12日的宝鸡、3月17日的济南、3月24日的海宁、4月10日的青岛。

  青岛成为第八个楼市松绑政策撤销文件的城市。短期来看,房地产放松政策收回的基本原因,不是微调力度过大,与所谓的刺激市场而非稳定市场的政策没有任何关系。另外是房地产政策能够落地的前提条件,与救企还是救市,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同时与所谓的房住不炒底线没有关系的。根本的原因,都是因为地方调控太任性,有权任性,朝令夕改。

  地方调控不能太任性,不能太随意,楼市调控放松文件不可动不动就撤消,或者是收回放松楼市调控的文件。如此朝令夕改,这是非常不严谨的。一方面是非常不利稳定房地产市场,更加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不仅削弱了楼市调控的影响力,也削弱了出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权威性,会让市场失去信任的。因此,地方应该出放松政策之前就应该做好调研或调查,不应该发出了,舆论一质疑就撤消文件。


  事实上是户籍、人才政策成为房地产政策调控放松的一窗口,准确的是一个工具。2020年一季度超过50城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放宽落户和购房要求是“标配”。人才引入应更多地与产业政策挂钩,同时应加强人才流动的政策衔接,完善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市场环境。4月9日,国家文件就是表示,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自3月,深圳、广州、天津、西安、苏州、上海等20多个城市发布人才引入政策。其中,大部分城市放宽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及购房限制。另外是4月1日的杭州、三亚,4月2日的沈阳,4月8日的南京,天津。之前的广州黄埔、南沙、花都、番禺、白云区,广东江门等亦相继出台人才政策,并给出购买首套房方面的支持政策等。

  关键是放松限购、限贷、公积金贷款首付的调控政策,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行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措施。没有违反任何的法律、法规,这是取消不适合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管制政策,是回归市场化的最好必须。为什么就要撤消放松调控政策的文件,为什么不直接取消掉不符合经济、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政策。

  如果按照4月7日的金融委会议的明确要求,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这就是告诉地方赶快砍掉楼市的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限离、限商、限企等“八限”管制政策。意味着不适应当前经济、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的管制政策,应该现在取消和放开,因为不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老是用行政命令决定着供需关系、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供需关系、价格,结果就是导致扭曲市场供需关系,价格丧失市场信号。其一是分批收回之前实施限制楼市的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限离、限商、限企等“八限”管制政策。其二是全部取消限制土地市场的限地价、限摇号、限房价、限现房销售、限销售对象、限自持、限竞配建、限租赁等“八限”管制政策,加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量。

  其三是下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与房贷首付、利率,放开房地产金融市场管制。其四是免减房地产税费,不是加税费。这些管制、调控政策,已经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扭曲市供需关系。如果不取消或放开管制的经济、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性政策,无法激发房地产、经济活力。道理简单,管制多了,市场会失去活力。可能外资进入中国已经是不可避免,应该及时准备好。

  按照4月7口,金融委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第一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是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说明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就必须把管制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政策取消,把限制投资的政策取消或放松。

  后疫情时期,如果要刺激经济复苏,拉动投资与刺激消费及增加财税收入,实现保增长、保企业、稳就业的目标。那么,现在就应该立刻放开与取消管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取消或放松不合理的违反市场、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政策。况且一季度的经济都可能是负增长,房地产下行过快,严重影响到经济复苏、企业复苏,个人就业。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数量达4000多家,资产总额占整个银行体系的四分之一,是国家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是释放需求。把“一刀切”的各种限制性、管制房地产市场政策取消,实行因地制宜的方针。全部取消限价、限签、限摇号政策,让价格回归市场。全部取消限离、限商、限售政策,让婚姻、投资自由,让市场作主。放开或调整限购、限贷、限企政策,允许有条件的人、企业可以财务、改善生活的自由买房。二线与二线以下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鼓励他们在城市定居并购买住房。

  其二是刺激需求。支持首套刚需、二套改善、三套保值增值的合理需求,放宽限制政策,快速去库存。首套与二套贷款首付、利率下降。免减税费,下降购房成本。财政补帖买房,保护首套的购房者。人才、抗疫一线医护买房补帖与帖息。允许第三套房贷款,首付七成。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一刀切,允许有条件有资金的地方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

  其三是激活土地市场:取消限制土地市场发展的管制调控、政策,避免地方资金链破裂,债务放大,增加财政收入。取消土地限价、限房价、限摇号、限自持、限租赁、限配建、限户型的限制政策。2.地方取消新出让的土地上建设商品房现售的试点。3.下调土地出让保证金的比例。否则土地市场的不健康,会传到房地产市场上。

  其四是拉动投资与消费:调整管制房地产投资的政策,拉动投资需求,稳定经济。1.下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2.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渠道,银行、股市、债市、信托、基金、保险等渠道。3.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4.下降商品房预售条件、放松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这样才能够把57个相关产业的生产、供应、消费、投资的链条运转起来。

  来源:房信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7. 7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8. 8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9. 9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2. 2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3. 3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6. 6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7. 7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10. 10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