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宇嘉:不寻常的会议后,楼市“调控路径”清晰了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0-07-27 09:11:33
[摘要]这次,韩副总理主持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特别不寻常。

  01

  不寻常的会议

  这次,韩副总理主持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特别不寻常。

  一是,10个城市参加了座谈会。自打“一城一策”以来,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基本都是各地自主调控,自我负责。国家对不合格、不称职的,约谈问责。很少有从上到下的“调控安排”了。

  二是,部署了具体的调控措施。即便高层要宏观指导,但“一城一策”下,也是原则性的,比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至于具体出什么政策,这是地方的事情。但这次座谈会上,提出了具体且严厉的调控措施。

  比如,稳住存量、严控增量,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要加强市场监测,对市场异动及时提示、指导和预警,精准分析市场形势;抓紧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比如,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持续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依法有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措辞上非常严厉。比如,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些措辞,在近几年很少见到。

  02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近期热点城市调控一看究竟吧!

  2017年启动“一城一策”以来,多数城市都或明或暗松绑限购政策:

  明面上的,比如兰州、南京、济南、西安等热点城市退出外围限购,上海临港取消限购。暗地里的,各地“抢人大战”如火如荼,变相取消限购。

  但近期,以深圳为代表的热点城市,大幅度地升级了限购政策。

  回顾2017-2019年,尽管限购政策有所松绑,但从房价走势看,总体上还是稳定的。这3年,重点城市二手住房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3.53%、3.83%、6.05%,并未超过过去两轮房价上涨高峰期的水平。2013年,重点城市房价涨幅平均值为7.50%,2015-2016年分别为13.85%和20.68%。

  此次座谈会上,副总理强调,“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也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对于2017-2019年全国楼市的走势,管理层是非常满意的,即楼市交易体量(成交面积、 成交金额)在历史最高位上徘徊。与此同时,房价还比较稳定。

  03

  2020年以来,情况变了

  我们先看房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新房、二手房分别有61个城市、50个城市房价上涨,创1年多来新高。

  百城房价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已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特别是深圳、上海涨幅明显。其中,深圳住房均价从2019年6月的5.6万元增长到2020年6月的6.7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涨幅达到20%。宁波、东莞、无锡、唐山、杭州等重点城市,同比涨幅均达到10%左右。

  即便是还算平稳的广州,二手房成交价也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夹在广深之间的东莞,上半年松山湖的房价突破了5万元大关;临深片区、东莞中心片区,房价均创下历史新高。房价意外大幅反弹,原因在于疫情后货币超宽松,抵押等市场融资利率,第一次低于按揭贷款利率。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限贷政策接近失效。2017-2019年,尽管各地或明或暗松绑限购政策,但由于除按揭以外,其他贷款利率较高(比如消费贷),导致楼市限贷政策严格。今年以来,一般商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5年期LPR,加上疫情纾困,大家自然通过一般商业贷款(如房抵经营贷)融资。

  由此,限购限贷政策全部失效了。当然,出现这种状况,并导致资金流入资产市场(包括近期火爆的股市),应该是有预期的。但也没办法,内外大环境都不好,路人皆知,不再阐述形势之严峻了。

  唯一可自救的路径,就是立足纵深优势,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循环的大市场。

  04

  后疫情时代,纾困大不同

  这就不难理解,疫情对经济和收入有很大冲击,为何楼市、股市这么火爆?

  因为,金融危机是富人危机、疫情是穷人危机。

  疫情后,要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循环的大市场,就要保住市场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让这些能量大的人,发挥更多贡献,提供就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这些人,手上都有房子、股票,而且比一般人多。疫情后,供应链断了,结果就是要抛房子、抛股票。

  所以,抗疫初期,钱流入到资产市场,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默许的,因为这样才能更高效率地救活市场主体。但是,当经济基本盘被稳住之后,第二轮救助就应该注重于公平。

  因此,数亿普通人要有能力进入消费市场。不然,全国统一、高效循环的大市场,根本就无法建立起来。

  因为,我们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4亿人没用上抽水马桶。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要将国内产业链完整、消费潜力大的优势发挥出来。

  问题是,高收入人群不消费。所以,近期各地调控,除了强化限购,还有2个特点,一是打击“假离婚”(比如深圳、南京),二是保障无房人群的购房需求(杭州、南京、深圳和宁波)。

  显然,首先通过强化限购,筑起起富人炒作和楼市之间的“防火墙”,其次定向向刚需倾斜。

  这就如同,7月23日国务院会议上,总理强调的,切实提高纾困政策落实的精准性,“一竿子插到底”、迅速落地见效,防止跑冒滴漏。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最高法在落实高层文件时强调,“积极运用司法手段支持政府严控房价,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05

  疫情后的“楼市牛”结束了

  下半年,疫情常态化、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5月底“两会”已明确,今年M2和社融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

  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宽松,一般贷款利率可能还会低于按揭利率。限购的防火墙搭建好了,实体产业尚未恢复景气,避免资金流向地产,就要地方ZF肩负起责任了。

  因此,此次座谈会,高层重点强调,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稳住存量、严控增量”。

  什么意思呢?货币宽松,实体孱弱,资金极易流入楼市,但我们的“防火墙”并不是那么管用。

  关键是,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能否落地?会不会出现像深圳那样的怪像,金融部门有放贷任务,地产是绝佳抵押物,根本不管资金是否违规流入楼市?

  这次叫来的10个城市,涵盖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中部、西部、东北,全国一盘棋。言下之意,重点城市控制住了,全国楼市就控制住了。

  下半年,资金能否精准直达实体,重点城市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绷调控之弦,遇到问题赶快出政策。

  这次会议,标志着疫情后的“楼市牛”结束了。从数据看,6-7月份一线城市已开始回落,而二线城市依旧在回升,下半年二线城市、都市圈内三线城市将是调控重点区域。

  不过,由于二三线城市内部冷热不均。

  未来,已退出的限购将相继拾起,构筑限贷弱化后的“防火墙”;局部区域或明显紧缩,购房环节将从税收(豪宅税、增值税免征期回到5年等)、打击假离婚,控制多套房持有,打击外地人炒房等入手,但政策整体平稳,意在让楼市保持一定活跃度。

  来源:咚咚找房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3. 3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4. 4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5. 5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6. 6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7. 7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深圳村股份公司公开抛售返还物业!90套住宅,回笼资金上亿
  10. 10外地客视频买房,本地客三天从咨询到签约 哪些人在抄底深圳罗湖楼市?

新闻推荐

  1. 1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2. 2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3. 3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4. 4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5. 5深圳地标“湾区之眼”今日开业 深圳再增一座超维文化综合体
  6. 6去库存成效显现 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拆除范围超11万㎡ 宝安今年第一批旧改公布
  10. 10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