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谁是北上广深房价上涨罪魁祸?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0-07-30 11:55:02阅读量:2433
[摘要]北上广深、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最牛逼的不是房价10万、20万、30万一平方米上涨,也不是人口1000万、2000万、3000万的增长,最牛逼之处在于市中心、老城区、市区隐藏着、储备着大量的土地,且已经整理为熟地。

  北上广深、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最牛逼的不是房价10万、20万、30万一平方米上涨,也不是人口1000万、2000万、3000万的增长,最牛逼之处在于市中心、老城区、市区隐藏着、储备着大量的土地,且已经整理为熟地。即使是放着哪里多年,长满了野草,都不着急着出让,卖给地产商。

  反而是饥饿式的卖地模式,每年根据市场去库存、供求关系的消化量+市规划、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出台时及控制土地供应节奏,每次推出几块地。最关键是土地起始,未开拍,就是地王。如果加上有配建、自持、配套什么的,地价又会大大的上涨,把价格拉到最高。如果能6万块钱一平方米卖地,绝对不会5.99万块钱一平方米卖地。

  按照土地招拍挂制度,以价高者得地的原则,几块地好比骨头,一扔出来,几十家、上百家地产商疯狂的抢夺到打架。结果就是地产商成为这个城市的打工仔,丫鬟、小媳妇一样,反正咱们也不敢说,咱们也不敢问。地产商最痛苦的在于如何解套高地价、地王,即使是6万元拿地,8万元卖房,卖不出的,也不会6万元/平方米卖给购者房。

  购者者要么容忍着高地价,要么看着房价水涨船高。因为地产商宁愿把房子空置着,都不会把房子免费给你的。譬如,广州白云区高地价解套术,地价占房价50%-60%,怎么盖房,卖房?其一,再出新地王、高地价。其二,房子降价、再降价,降利润。其三,上调容积率,扩大销售面积,降成本。其四,调整产品,体现性价比+优势。

  其五,再出新规划,调整规划。其六,加快旧城改造,落实配套。地王被套的教训在2018-2020年案例非常多,譬如激进民企高杠杆拿错地有时也要付出高昂代价,比如泰禾集团,近期笼罩在年报难产、业绩暴跌、股票停牌、业主维权、建设停工等乌云之下,董事长被列为“失信执行人”,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都是疯狂加杠杆拿地惹的祸,最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地王数量超过2007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在土地溢价率火箭式蹿升的2016年,各地不间断地上演各种“地王争夺战”的戏码,无论是地王数量,还是溢价率,都堪称是近十年来土地市场最疯狂的年度。

  

  被套的地王,究其原因。其一,2016年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突飞猛涨,开发企业预期过高拍出非理性价格。其二,房价大涨后,热点城市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政策加码,地王入市赶上了楼市降温期。其三,2017年多个城市出台“限房价、限地价”政策,这让“地王”地块入市时在房价的制定上受阻。

  要充分敬畏调控政策,不要过分高估板块潜力和未来房价。由于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明显,且受政策影响很大,一旦楼市地市过热,往往会迅速出台调控政策给市场降温。地王入市的时机如果刚好赶上楼市降温,那么即使没有限价,如果价格定高了,就算产品品质很好,大概率也会叫好不叫座,去化艰难,销售周期被拉长。

  如果想要快速去化就得以市场价入市,那又将陷入亏损泥潭。因此很多地王项目选择延迟入市,以期扛过市场调整期和期待放松限价,但这对于资金不充裕的企业来说,高昂的财务成本就可能压垮企业。房企拿地王固然能提升企业在业内和公众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但也可能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境地。

  按照拿地王的企业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激进型民企,代表有融信、泰禾、阳光城、融侨、华夏幸福等。第二类,大型国企下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部分企业市场研判能力偏弱,往往在高价时点拿地,如葛洲坝、格力等。第三类,多元化发展的中小房企,如北大资源,京奥港等。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拿错地王所付出的代价最大。

  即使一线城市的深圳、二线城市的南京、东莞楼市调控加号,深圳调控“深八条”、“南京九条”、“东莞九条”,基本上是一拳打在屁眼上,暂时封闭住了购房需求,但购房需求沒有消失。尽管短期堵塞住了需求端,解决不了供应端根本问题,未来房价还是要上涨的。

  调控虽然暂时了抑制住购房需求,购房需求依然存在,没有消失。只是遏制了房价上涨势头,推迟房价上涨节奏,未来房价上涨绝对不会缺席。譬如“深圳八条”、“南京九条”、“东莞九条”,解决不了市场根本问题,即地少人多。商品住宅土地供应一直年年下降,商品住房交易量大于供应。深圳供销比达到1:2以上,即2人以上抢一套房。

  房少人多。深圳常住人口每年新增长约50万,住房需求每年新增约20万套。地价上涨速度与房价同步,高地价的逻辑不变,面粉贵过面包。深圳的根子,关键是供应端跟不上需求端,缺地、缺新房。土地增长困难,城市更新缓慢+填海工地有限且贵,城市扩容区域的配套贵且成本高,不利资源配置,小产权房转正难,违法建筑物、工地难短期出让,商业工业综合用地转住宅限制多。

  房子、土地金融化,易加杠杆。长期看,因调控政策无法抚平(平衡)供求关系,解决不了土地、住房、货币、信贷的供应,满足不了人口与人才的大量增长、刚性与改善的、拆迁的巨大住房需求。要么解决了土地供应,要么继续容忍房价上涨,要么离开深圳。楼市调整期后,又进入上行期,经济、金融、财政、城市建设还要依赖房地产,未来依然是按不住房价、地价再度大涨。

  长期看,未来房价存在大幅上涨基础,调控抚平不了供需关系,解决不了土地、供应、资金供应,也满足不了人口、人才、住房增长的需求。短期看,除了几个调控特别严厉的城市,暂时房价不存在大幅度上涨基础外,全国房价、部分热点一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依然存在大幅上涨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货币、信贷放水,外资+非标的资金进入楼市化+企业买房化,现在股市震荡,房地产成为资金最安全的去处地。

  其次是土地供应下降、地价上涨、库存下降,供不应求。再次是人口制度放开及人才吸引政策之下,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快速,每年的住房供应量增速低于人口、住房需求的增速,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最后是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地方经济的压舱石,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先锋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金融系统稳定的关键。

  来源:咚咚找房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3. 3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4. 4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5. 5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6. 6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7. 7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深圳村股份公司公开抛售返还物业!90套住宅,回笼资金上亿
  10. 10外地客视频买房,本地客三天从咨询到签约 哪些人在抄底深圳罗湖楼市?

新闻推荐

  1. 1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2. 2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3. 3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4. 4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5. 5深圳地标“湾区之眼”今日开业 深圳再增一座超维文化综合体
  6. 6去库存成效显现 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拆除范围超11万㎡ 宝安今年第一批旧改公布
  10. 10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