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社论:深圳住房为什么要学习“新加坡模式”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0-09-02 08:15:15阅读量:2277
[摘要]“新加坡模式”未必可以全盘复制,但深圳能够为之探索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7·15”楼市调控政策发布一个半月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关于深圳住房要学习“新加坡模式”的讲话,再次引发深圳下一步楼市调控方向的热议。

  张学凡表示,大规模建房行动包括商品房和公共住房这两大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这一块,有110万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目标,每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10万套,深圳将通过5年甚至8年补短板,力争使得住房供需矛盾得到较好地缓解,以此稳定房地产市场,让市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获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业界认为,深圳房地产市场走向有风向标意义,这意味着深圳楼市格局会面临巨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就探索出以卖楼花、批租制、土地财政为特色的房地产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被内地引入,包括公摊面积、预售制等等,都带有较深的香港模式印记。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房价居高不下以及土地财政等问题都掣肘中国经济发展。作为建设中的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此时提出住房要学习“新加坡模式”,显然具有战略意义。

  新加坡也曾为住房问题所困扰,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启动“居者有其屋”计划,开始大力兴建组屋。目前,新加坡有超过80%的人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里,加上私人住宅,新加坡超过90%的人拥有自住房,且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米。年轻人进入职场后,2—3年就能买得起组屋。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之所以能成功,有几个因素十分关键。

  一是1955年《新加坡土地收购法》颁布,按照规定,只要基于公共利益需求,用途为住宅、商业或工业区,就可以征用。这使得新加坡政府掌握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土地,最终变成绝大部分人能买得起的组屋。

  二是新加坡组屋价格与人均收入严格挂钩。通常情况下,三房户型是个人年收入的3倍,四房户型是两个人年收入的2倍左右。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工作几年时间,靠积蓄就能买得起一套房,而且购房支出占新加坡人收入的比例常年低于25%。

  目前,深圳已成为中国最不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之一,这为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提供了支撑。但与此同时,深圳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土地成本高昂等问题,此外,由于深圳入户门槛低,多年来一直处于人口大幅净流入状态,这也给深圳住房制度改革带来极大挑战。

  但再难,改革也得向前推进,或者说,正因为难,改革的必要性才得以凸显。“新加坡模式”未必可以全盘复制,但深圳能够为之探索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来源:晶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有哪些新进展?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4. 4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9. 9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10. 10龙光总部中心规划调整,建面增至40万平!部分楼已封顶

新闻推荐

  1. 1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2. 2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3. 3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4. 4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5. 5深圳地标“湾区之眼”今日开业 深圳再增一座超维文化综合体
  6. 6去库存成效显现 房地产市场继续止跌回稳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拆除范围超11万㎡ 宝安今年第一批旧改公布
  10. 10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