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谢逸枫: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你信吗?

来源:   深圳房掌柜  2025-03-07 18:39:20
[摘要]短期之内,所谓的“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除了吸引眼球外,毫无参考价值。

文/谢逸枫

image.png

现在就抛出“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的猜测,缺乏市场根据和科学性。短期之内,所谓的“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除了吸引眼球外,毫无参考价值。

目前市场上有10来个城市房价上涨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楼盘限价、限签的取消,高价盘和大户型盘及高单价盘成交带来的结构性、阶段性的上涨。其次是政策刺激下,带来的短期成交量带来效应。最后是资产价格端修复的短期效果。

所谓的“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猜测,文章中更多的是统计部门1月房价指标的数据、1-2月成交量比较火爆的十来个城市统计,加上人口增长、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科教文卫的配套简单概况而已。

“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的猜测,为什么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是因为不符合房价暴涨的逻辑、条件。一是供求关系。现在房地产市场是供大于求,短期无法逆转。供应端改善需要时间、需求端修复需要时间。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没有逆转之前,所谓的“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的猜测都是不现实的。即使有的城市去库存周期已经短到7个月-13个月,在售库存大、需求端居民收入、预期和信心未修复前,房价暴涨缺乏支撑。

例如深圳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由26个月降至7个月,房价为什么没有暴涨,仅仅是相当于2024年前有所上涨,主要是在售库存大,需求端的修复需时间,及房地产债务、交房、库存出清未完成,同时限制政策未取消及收储库存有限。

新房去化周期是市场观察一个城市供求关系的市场动态参考指标,用来了解一个城市现阶段的市场供应、购买状况。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是超过警戒线,12个月内是相对紧张状态,6个月内,供应紧缺,容易出现房价上扬。

截至2025年2月底,深圳一手预售住宅库存量为30385套,去化周期从去年高峰的26个月,降至7个月,新房“库存告急”,是否表示楼市见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库存计算口径、方式和在售库存大及新增供应阶段性的减少有关系。

image.png

深圳去年出台楼市利好政策后,四季度以来,库存量确实出现大幅度下降,市场修复加快。市场得到修复,不意味着即将出现反弹。按当前的库存量、新房成交行情及限制政策来看,深圳市场远未到库存告急、供不应求的状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数据口径及计算方法,有一定关系。房地产库存周期的计算公式为库存去化周期=当前库存量/平均销售量。从公式本身来看,库存量及平均销售量的数值变动,即分子、分母的变动,均可对去化周期数值产生影响。

从平均销售量来看,发布去库存周期仅7个月的机构,是以近6个月的平均月度销售面积为计算口径。按照行业去库存周期一般以近12个月数据为基准,如果以近一年成交数据为基准,呈现的数据可能会有所不同。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年2月深圳一手住宅(含普宅、别墅)库存约去化周期约12.9个月,环比上月缩短0.9个月。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年2月深圳新房(含住宅在内所有物业类型)可售面积约617.09万平,库存去化周期为14.92个月。

库存量来看,按照官方的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可售新建商品房套数为3.0385万套,可售面积为318.4756万平。说明深圳待售新房规模依然较大,可售住宅面积超过318万平,加上别墅、公寓等类住宅房源,体量就更大。

目前阶段性供应减少因季节性、淡季的因素影响,未必充分反映出深圳市场全貌。历年的2月恰适春节期间,很多项目并没有在此期间上市,加上房企忙于去库存,加快销售回款,季节性因素使得2月新增供应量大幅度减少。

二是货币。现在是房地产去杠杆、去债务时期,无法天量放水。房地产债务、交房、库存的风险未出清下,加上房地产去杠杆、去债务、去高周转的背景,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缺乏前提条件。

过去1998年、2008年、2014年中国经济、金融、房地产出现大危机,靠的是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其中房地产三次危机,金融二次危机,都是通过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解决的,结果就是多次的房价暴涨。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用过去的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房地产、债务风险,会留下更多的经济发展后遗症。因此,缺乏经济的因素条件,这就是为什么要通过改革、财政、去库存的方式去解决。

三是经济下台阶形势。过去房价暴涨的阶段、时期,经济平均大幅增长,而现在经济下调、增速下降、下行压力大,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投资低迷、地缘形势、疫情后的收入等恢复缓慢,房价暴涨缺乏经济支撑。

经济下台阶形势,国家主要是通过改革、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稳定经济,不会采取货币放水(印钞机不启动)和大规模、大范围、大力度、无对象差别拯救房地产,应对经济的金融、债务、房地产风险。房地产去债务、去杠杆没有结束。

四是房地产救市政策。过去国家每次房地产救市,都是国家层面、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财税大规模、主体和项目一视同仁。2020年开始,到现在是房地产救市,国家层面的救市针对性强,主体和项目分开,地方成主要责任方。

image.png

政策落地机制上,是地方层面代替国家层面主导。2022年以来,国家出了好多拯救房地产大招,地方大多无法落地、落实。2020年开始,财政刺激代替货币放水(印钞机不启动)但是规模、范围、对象有限,例如白名单、收储、城市更新。

房地产政策目标和基调及目的,已经发生多次变化,现在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通过市场化、法制化、法律化、原则化、改革化,不是靠计划化、货币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目的就是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局面。

总结来看,假如这些城市房价可能暴涨,这些城市房价将暴涨,首先是供求关系实质性地全面改变,不是阶段性的供应减少,不是短期政策刺激需求增长。其次是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不是精准输血,针对性的房企、项目输血。

再次是经济大幅增长。目前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居民的收入和就业不稳定,况且市场预期和信心的修复需要时间。最后是国家大救市。目前不会对房地产大规模、大范围、大力度、全方位的大救市,因为房地产风险没有出清。

中国房价在04年-05年、07年、09年-10年、12年-13年、15年-19年都出现暴涨行情,中国每轮房价暴涨的背后逻辑来看,都是与住房供不应求、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经济大幅增长、房地产救市政策有关。

image.png

一是供不应求的逻辑,1998年房改以来,人口大幅度增长,带来的大量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而住房、土地短缺,住房需求井喷。直到2014年、2023年的二轮去库存启动,到2024年收购存量商品房和收回闲置土地,短期总体供大于求。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城镇化率放缓‌。2017年之前城镇化率年均增速较快,自2017年开始,城镇化率增速明显放缓‌。对比3年(2021-202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仅为0.76%,此前20年年均保持在1.4%。其次是人口下降。人口出生率在1990年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2024年依然在下降。人口净增长在2020年中国人口净增长417万人,到了2021年减少48万人、2022年减少85万人、2023年减少了208万人、2024年减少了139万人。

再次是住房供大于求。2023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加上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另外是大量的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及小产权房、集体房,短期住房总体供大于求,所以去库存启动。

最后是土地供应过剩。土地供应量过大,新房需求端大幅减少。2014年、2024年,国家就要求去库存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暂停土地供应。目前市场上呈现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相对于三四线城市短缺。

因疫情冲击后的经济恢复吸引时间和加上2020年开始房地产去杠杆、去债务、去高周转,房企债务、库存、交房风险爆发,大量的房企无力开发土地,2023年开始房企退地、2024年闲置土地集中爆发,土地供应呈现结构性过剩。

二是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房价在04年-05年、07年、09年-10年、12年-13年、15年-19年都出现暴涨行情,背后有直接的关系就是货币放水(印钞机启动),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投资确渠道狭窄、投资投机盛行、地价暴涨。

三是经济平均大幅增长。房价在04年-05年、07年、09年-10年、12年-13年、15年-19年都出现暴涨行情,与经济平均大幅度增长、保增长的政策目标、买房抗通货膨胀、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地方卖地发展经济和获得财税收入有直接的关系。

四是国家房地产救市政策有关。房价在04年-05年、07年、09年-10年、12年-13年、15年-19年都出现暴涨行情,与国家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导向有关,在规模、范围、力度、工具、对象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谭琳琳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房掌柜播报:9.7一手住宅成交34套,成交面积3518.28平方米
  2. 2富力向债券持有人公布境内债重组方案 提供包括现金购回、以物抵债等五个选项
  3. 3深圳新政落地首个周末:中介线上咨询量创半年新高 新房认购量增40%
  4. 49月深圳小区报价普降 深圳楼市陷入观望?
  5. 5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6. 6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7. 7房掌柜播报:9.8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204.04平方米
  8. 8福田这个小区终于要拆了!征收补偿方案公布
  9. 9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10. 10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新闻推荐

  1. 120条改革举措,支持深圳优化提升“五大空间”
  2. 2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3. 3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4. 4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5. 5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6. 6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 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7. 7抢滩金九银十 深圳一批“王炸”新盘发力了
  8. 8吹风价13万/平?福田新世界香蜜四季户型图曝光
  9. 9一线楼市淡季不淡 新政加持预热“金九银十”
  10. 108月深圳房价地图:连跌下的冷市场,谁在逆流而上?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