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深圳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官宣!深圳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建设方案来了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5-08-04 07:00:58
[摘要]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7月31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

  该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 ,全力打造“ 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

  近年来,深圳低空经济成绩斐然。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增加值高达213.77亿元,同比增长26.4%。凭借优越的创新生态和丰富的发展机遇,深圳已然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强磁场”,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

  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深圳集聚了超过2300家低空经济企业,其中注册资本超500万元的企业多达150家。大疆创新、道通智能、联合飞机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此汇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真正实现了“在深圳,就能完成一架无人机的全流程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方案不仅明确了建设目标,还细化了量化指标、建设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为深圳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且有力的指引。

1.JPG

  目标:

  2026年形成“1+5+4”总部研发测试布局

  开通载人、载货等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

  建设目标显示,到2026年,深圳要建成“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形成“1+5+4”总部研发测试布局(1个大科学装置、5个运行试验区、4个测试场),产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打造全球总部研发、高端智造、全场景示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四个中心”。

  具体来看,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

  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

  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

  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行业领先的低空算力平台投入使用。

2.JPG

  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

  1、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

  落实《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完成南头直升机场搬迁,提升直升机和eVTOL等垂直起降航空器的服务保障能力。

  结合新型通用航空器发展趋势,规划建设深汕通用机场,力争2026年底前稳定场址,与樟坑径直升机场优势互补,夯实低空领域研发制造、全场景应用基础。

  2、建设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

  开展既有直升机起降场(点)的eVTOL适应性改造,结合商圈、CBD、产业园、医院、枢纽、景区、公园等新建174个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点),总规模达283个,构建全覆盖、快速响应的公共服务网络,满足载人飞行、观光旅游、飞行培训等低空飞行服务需求,以及医疗救护、消防应急等公益性服务需求。

  3、构建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

  结合我市人口岗位发展、产业布局,以及全市“7+30+N”三级物流枢纽场站体系,新建159个物流运输起降点,总规模达205个,搭建覆盖全市、连接湾区、快捷高效的空中物流运输网络,持续做大低空物流规模。

  4、拓展社区配送起降设施网

  新建339个起降点,总规模达413个,全面提升我市社区服务水平。结合医院、社康中心、血站等需求,新建医疗物资运输起降点112个,总规模达148个,搭建空中医疗物资、检测样本、血液运送网络。

  结合重点商圈、公园、景区、园区、高校及职业院校等需求,新建商圈配送起降点227个,总规模达265个,加密即时配送航线,构建智慧、绿色的即时配送网络,为市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5、织密城市治理起降设施网

  面向警务活动、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勘查测绘、工程测绘、农林植保、环境监测、巡检养护、巡查执法等领域应用,大力推进无人机技术与装备赋能城市治理,新建城市治理无人机起降点340个以上,总规模达360个。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原则,统一布局起降点位、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6、打造标志性低空飞行全场景应用示范点

  2026年底前,建成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打造龙华樟坑径全场景示范中心,实现低空物流、载人飞行、高低空融合等多种应用场景。

  2026年底前,完成盐田区通航保障基地一期扩展工程,拓展载人飞行、飞行培训、飞行营地等业态。

  2026年底前,在蛇口邮轮母港、深业上城、后海中心、东湖公园、梧桐山、光明科学城、坝光片区、河套等新建低空应用示范点,促进低空跨境飞行、物流运输、文旅消费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7、建设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

  到2026年底前,建成一期,适时启动二期,完成服务网、航路网建设,具备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信息服务、低空数字空域图、导航、监视等功能,实现对全市重点低空空域7×24小时的全面监控,具备超过1000条客货运低空航线、300万架次/年载货无人机商业飞行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支撑超万架飞行器同时低空飞行,实施精细化时空资源分配和进程管理。

  打造业内领先的低空算力平台,具备支持500家以上相关单位的公共飞行协调的实时计算与数据处理能力。

  8、构建低空通信网络

  依托5G、5G-A通感一体、1.4GHz专网、卫星通信等技术,复用与新建相结合,构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实现起降点和运营航路全覆盖。

  推动通信、低空飞行服务运营商协同开展复杂场景下的实地低空通信技术测试,迭代升级低空通信技术。

  结合海域运输安全监管、海上应急救援、海域边防安全管控等需求,推动海上低空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海上低空通信网络,实现海域航线连续覆盖。

  9、完善低空导航设施

  坚持整合利旧原则,在既有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础上,逐步整合现有水务、交通、通信、测绘、气象等行业基准站,新建海岛基岩基准站,统筹建设完善海陆一体的基准站网络。探索研究建设安全可信的北斗服务平台,为全场景低空飞行提供实时、稳定的高精度定位等服务。

  10、打造低空监视网

  结合核电站、机场、党政机关、边防海域、文体场馆、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分批次推动低空安全管控阵地建设,在罗湖区开展首批试点后逐步推广至全市,2026年底前建成低空安全管控阵地超50处。

  合理布设无线电、光电探测、5G-A通感一体、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雷达等低空监视设备,构建多模态融合的低空安全监视及反制体系。

  推进无人机安全管控平台(深穹平台)升级改造,对接SILAS系统,实现在空无人机全面监测和警用无人机高效指挥调度。

  11、健全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

  整合既有气象观测台站设施设备,部署测风雷达、雷电探测仪、大气电场仪、能见度仪等气象监测设备,实现温度、气压、风速、风向、湿度等全要素监测,重点运营航路及起降点的气象监测空间分辨率小于1公里×1公里(百米级)。

  建设低空飞行气象数字孪生平台,逐步提供城市级别高精度融合建模、全市域三维监测、分钟级“实况+趋势预测”以及百米级立体网格风险预警等精细化管控服务,与SILAS实现实时数据交换与共享。

  布局低空创新基础设施

  12、谋划建设低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到2025年底,推动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建成投用,完成设施必要性、可行性评估论证,争取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空域专用复杂流场模拟装置、低空飞行器智能训练平台、低空经济标准制定与验证平台,提供低空飞行航空器运行风险评估、适飞试验等服务保障,为eVTOL等产品适航认定、智能训练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实现低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3、完善低空试验与测试服务

  加快推进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在基础设施布设、应用场景拓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实现突破。围绕大中型无人机适航认证、轻小微型无人机产品测试、多场景融合测试等需求,合理布局及完善龙岗、盐田、坪山、大鹏等测试场功能,形成错位协同的低空测试服务体系格局。

  15、推进低空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

  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探索推进消防站起降设施与城市治理起降点、物流起降点与地面交通站点等复合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治理起降点与信号灯杆、路灯杆、多功能杆等路侧市政设施复合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实现低空起降点与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

  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

  15、建立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加快研究制定低空起降场(点)、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测试场等各类基础设施,以及低空净空保护、噪音防护等相关标准规范,积极制定地方标准,推动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16、培育低空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

  争取设立无人机检验检测与适航审定研究机构,重点提升新型航空器标准化适航审定研究及服务能力。围绕咨询、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强化低空全链条服务能力,在核心技术、产品装备、基础设施、运行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提供全球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输出可复制推广的深圳产品、深圳标准、深圳经验。

  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方面,要强化组织保障力度,优化空间保障机制,完善建设管理机制。

  研究出台《无人机起降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结合低空基础设施功能规模、占地特点、建设类型,明确低空基础设施场址报批、基本建设报批、竣工验收、设施备案等管理流程与要求,明确设施建设管理审批内容与权限。建立健全低空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机制。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按照“社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原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指导各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灵活运用国债、专项债、REITs、基金等手段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来源:咚咚地产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爱玲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房掌柜播报:9.7一手住宅成交34套,成交面积3518.28平方米
  2. 2富力向债券持有人公布境内债重组方案 提供包括现金购回、以物抵债等五个选项
  3. 3深圳新政落地首个周末:中介线上咨询量创半年新高 新房认购量增40%
  4. 49月深圳小区报价普降 深圳楼市陷入观望?
  5. 5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6. 6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7. 7房掌柜播报:9.8一手住宅成交23套,成交面积2204.04平方米
  8. 8福田这个小区终于要拆了!征收补偿方案公布
  9. 9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10. 10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新闻推荐

  1. 120条改革举措,支持深圳优化提升“五大空间”
  2. 2深圳2025年最新限购地图 楼市“金九银十”可期
  3. 3一场早有预告的交易 中海招商中旅154.78亿联手上海购地
  4. 4深圳限购松绑中介连夜抢客 有楼盘一晚报备73批看房人
  5. 5可支付购房首付款!深圳公积金拟新增6类提取情形
  6. 6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 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7. 7抢滩金九银十 深圳一批“王炸”新盘发力了
  8. 8吹风价13万/平?福田新世界香蜜四季户型图曝光
  9. 9一线楼市淡季不淡 新政加持预热“金九银十”
  10. 108月深圳房价地图:连跌下的冷市场,谁在逆流而上?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