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城市设计以龙华旧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为基础,从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民路、和平路、龙华河两侧沿线的区域,总面积292.71公顷。设计范围在研究范围基础上,选取最典型、能够集中反映城市形象,且近期规划实施可能性较大的区域。主要包括轨道站点周边500米的区域,总面积33.15公顷。
轨道交通和龙华新城的建设,使龙华旧城核心区迎来了全新的城市功能转变机遇。针对服务中心和居住配套中心的定位,规划将塑造极具特色的高品质的城市形象和建立高效的微观公共交通组织体系的诉求
龙华品牌:打造符合未来城市发展要求的空间环境品质及保证城市整体功能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延续城市特色,营造空间活力。
通过强化原有的城市形态,突出城市特色;利用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巨大影响,引导城市活力空间生长;设置混合的用地功能,实现聚集效益;加强新老空间联系,塑造统一的大空间系统;创造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片区活力。同时,针对旧城现状的特殊性,对确定改造的用地进行综合的设计研究;对现状保留用地重点进行城市环境品质的改良和场所感的营造
亮点一:
保护特色要素“塔与河”
围绕“水、塔、轴、心”为代表的城市特征,规划将塑造龙华旧城核心地区城市特色和形象。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护特色要素塔与河的同时,突出龙峰塔的空间焦点作用,强调其特色与可达性,与此同时,将整理完善老城区,建立新的城市轴线,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将原有的“十”字形空间关系优化为放射型空间关系
亮点二:
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
在对龙华旧城核心区的规划中,设计者十分注重建设用地的紧凑度,突出城市空间差别,形成更为有序的城市整体高度特征。具体表现在为了不影响龙峰塔区域地标地位,弥补现状龙峰塔南望城区的视线阻隔,在南区结合旧改形成城市中心的另一地标,保证城市景观视线通廊的连续,同时,沿和平路城市主轴将形成两处次一级地标建筑群,丰富城市东西向天际线。总体上看,龙华旧城核心区呈现由轨道站点周边向四周跌落的建筑布局,使崭新巍耸的现代地标与小巧优雅的古塔在城市核心区轻松地对话,恬静的龙华河在地毯般的老城中蜿蜒地流淌,若干城市活力的通道呈指状向周边不断放射蔓延。
亮点三:
公共空间可达性
在规划中,记者注意到,“公共空间可达性”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未来的龙华旧城核心区将建构系统网络步行空间,串联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保持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连续性,使各种场所和设施都具有可达性。沿龙华河形成线性连续的公共空间,创造更多具有活力的与河流沟通和跨河的路径,打造不同性格的滨水空间,形成城市高质量绿色滨水系统;街坊内部增设更多通道与外部相联系,加强街坊内部可达性。同时,核心区还将建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慢速交通网络,采用PAR交通模式,实现快速到达和通过的高效交通方式与生活性的慢速交通方式的转换。
亮点四:
保持视觉的连续统一
既然是“城市设计”,视觉感受自然也是此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的龙华旧城核心区将着重于一系列的城市景观构成要素,形成与环境和谐统一的高品质的视觉景观。今后将分区段确立界面类型,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和尺度上的和谐,统一控制沿街建筑的退后红线、贴线率和地面层建筑设计,构筑绿色生态网络,对山体绿化、水体绿化、道路绿化、内部绿化等进行指引。对于公共建筑、商住混合建筑和中低密度住宅,将形成主次分明的多层次建筑体量序列,同时将控制滨水空间照明、绿地照明、广场照明、标志性建筑照明、不同建筑的照明亮度,将形成连续统一、和谐的都市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