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后大亚湾阴影重
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面积为9.98平方公里,200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大到23.6平方公里。大亚湾在成立初期,就上演了一场轰轰隆隆的“炒地风潮”,这波风潮带来了一波泡沫,给大亚湾的房地产市场留下了严重的阴影。
当时的房地产泡沫是随着所谓的大项目将进驻的消息炒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一度传言熊猫汽车城、南海石化项目等大项目有意落户大亚湾。很多人看好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媒体也大加渲染大项目将带来的大发展。在1992年至1993年短短的一年中,小小的大亚湾就聚集了上千家中外公司,投入资金几百亿元,跑马圈地,热炒地皮。
与高涨的热情相反,现实以冷酷的姿态宣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由于美国计划投资的熊猫汽车城项目遭遇挫折,南海石化项目也迟迟不能落户,大部分房地产公司预期落空,悲观情绪漫天弥漫。
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这让大亚湾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不少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关门倒闭,留下近百栋烂尾楼,成为这次泡沫风潮的最好见证。
“又到惠州大亚湾。二十年前,这里曾是中国泡沫经济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在‘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的口号激励下,这里成了冒险家的天堂:影星刘晓庆在此炒过楼,联想柳传志在此炒过地。连西安曲江掌门人、现为副市长的段先念,也坦承当初下海来过这里。二十年过去,物故人非。烂尾楼依在!”8月3日,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故地重游,发了一条微博感慨不已。
楼市低迷因政府不作为?
在大亚湾管委会规划的新区宽阔整洁的大道上,路上的车辆并不多,行人偶尔可见几个,路两边都是建好或在建的高楼大厦,建好的楼房也大多闲置,大亚湾的人口稠密区依然集中在离新区较远的澳头、霞涌两个老镇上。
大亚湾的楼市低迷,和国家调控有关,但当地政府不作为也是主要原因。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深圳资深地产人士分析,大亚湾楼市现状和三方面有关:一是大亚湾政府规划和投入滞后,只是通过卖地圈钱,学校、医院、公园、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可能惠州市政府也有心无力,因为大亚湾属于惠州边缘地带,政府财政无法支持基础配套的快速完善。
其次是供应量太大,地产商扎堆大亚湾,有些楼盘一个项目就5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深圳一年的供应量。大亚湾房管局网站显示,至8月5日,2011年12月后上市的可售房屋就达5012套,可售面积达59.6万平方米。
最后,大亚湾度假的概念配套不足,大亚湾最初的概念是吸引购房者周末去海边休闲度假,但休闲度假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中国资深地产评论人、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还指出,大亚湾楼市受冷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安全问题。大亚湾是以石化产业为龙头,但近期石化安全事件频发,环境安全让一些深圳购房者顾虑重重。
为什么大亚湾楼市竞争激烈开发商还趋之若鹜?深圳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道出原由,2009年,该公司一个楼盘正好卖完,资金回笼后,公司决策层见大亚湾楼市热闹,一下就拿了3块地,拿地之后已身不由己。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025-09-0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