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五条”问世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挫3.65%,地产指数更以9.25%的跌幅和40多只跌停,令“看多者”大跌眼镜。但荀玉根判断的逻辑仍得到了部分市场人士认同。
私募人士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判断,在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下,一旦房地产的资金被迫彻底转向的话,对股市必然是带来极大推动作用,这对股市不是利空,绝对是利好,从房市转战参与股市的资金可能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而一直对市场看空的民族证券财富中心总经理徐一钉,今年也彻底扭转了他的空头逻辑。他认为,资金持续流出是A股市场长期低迷的直接原因——股市缺乏赚钱效应,“理财产品”年化8%-12%年的收益率太有吸引力了。
不过,这些年化8%以上的收益预期并非没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违约。一旦违约,别说预期收益,连本金都可能无法收回。基于这一判断,徐一钉认为2013年将是各类资金重新回流A股市场的一年。
从资金的容量上看,唯有股市能吸收与楼市相当的资金,而此时备受资金饥渴的A股市场仍处于相对低位。于是,“卖房炒股”、“引资入股”等观点也成为上述市场人士的心之所盼和望之所切。
不过,在记者对多位房地产投资人和理财机构的调查中发现,在从房地产撤出的资金中,确有部分资金流向股市,但并非属于主流。相比而言,流向银行理财、信托、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主渠道。
王棉棉是华北一家信托公司驻京办事处的业务经理,过去开拓客户时常常面对这样的质问——“既然房地产信托也是投资房地产,为何我不自己炒房?既看得着,回报也更高?”而现在,情势似乎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最近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很多,很多都是手里有几套房子的。”王棉棉告诉记者,他手里有一个客户是北京独生子小夫妻,除自己有两套房子外,双方父母手下也各有两三套房子,除自住的一套外,其他都在出租。
早在去年年底,王棉棉就告诉这位客户,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房子本身流动性不足,其绝大多数资产全押在房子上很危险,而从资产收益率上看,目前不到3%租金回报率,远不如卖出去存在银行收益率高。“他们有一套位于市区的平房,每月租金才1千多。”
在听取了专业人士的建议并重新审视自身资产配置后,这对独生子夫妻决定先卖出手中一套房,并拿出部分资金购买一款两年期年化9.5%收益率的信托产品,其他的钱去买些期限更灵活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备不时之需。
事实上,类似受益于房地产调控而客户回升的并不独在信托。记者从多家理财机构了解到,除信托外,银行理财、私募、券商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等财富管理机构,都盯上了从房地产市场撤出部分资金的客户。
“不排除会有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但是由于资金风险偏好不一样,希望楼市资金大举进入股市并不现实,因为投资房地产的资金追求的是稳健收益,而投资股市的资金追求的是风险收益。”一家理财机构负责人分析称。
重新布局:资产配置偏固定收益产品
对于投资人而言,20%差价税无疑改变了过往炒房暴利的预期,这也给长期“高配”房地产的投资人一个提醒: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资产配置结构,并适时降低房地产配置。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