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 1
深圳查违为何提“零增量”?
记者观察发现,近年来,深圳媒体在做查违专题报道时,“零增量”成为一些街道、区查违工作的亮点,按照字面的理解,“零增量”就是辖区内一栋违建也没有增加。耐人寻味的是,“零增量”在一些区、街道被曲解且严重变味。宝安一位街道办书记对“零增量”的理解是:去年街道办新增违建3000栋200万平方米,今年违建新增2999栋199万平方米,这就是“零增量”。
新快报记者推算,按照如此变味的“零增量”,一个街街道办10年内只要少建10栋违建,这个街道办违建就是“零增量”,所谓的“零增量”完全是自欺欺人。对“零增量”,深圳规土委又有何说法呢?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法制处廖永生副处长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零增量”就如早期的“零抢建”一样,只是宣传口号,不可能做到,监察支队早已不提“零增量”,但一些区和街道仍然在提“零增量”。“对违建,我们要实事求是解决,决不追求零增量。”廖永生说。
追问 2
违建房的买卖谁来监管?
“深圳至少有700万人以上人口住在违建房里!”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法制处廖永生副处长说。近年来,随着深圳房价的持续飙升,违建房的销售也水涨船高。福永桥头村委去年建了16栋统建楼,去年下半年开盘时每平方米6500元起,今年已炒到每平方米7500元,部分复式房已炒到每平方米近万元。新快报记者现场与售楼小姐算了一套毛坯复式房价格,其总价竟高达300万元。
沙井的统建楼销售成行成市,沙井街道办原书记刘少雄出事后,沙井的统建楼建造和销售一度受挫,但经过短时间的静寂后,如今的销售市场依然十分热闹,新快报记者在短短一周内就收到10多条卖沙井统建楼的短信。
深圳到底有多少违建房在黑市成交?这个可怕的数字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法制处廖永生副处长在剖析深圳违建问题时认为,违建在法律上有三个层面,一是违法用地;二是违法建筑;三是非法买卖。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查处权责明确。然而违建房的非法买卖,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规划国土部门只监管有房产证的楼房,违建楼房的监管却大家都在推,规划国土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和税务部门都有责任监管,可谁也没有去管。
追问 3
违建房的税收怎样监管?
宝安一位街道办书记给新快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原关外一个街道办一年平均销售违建房1千套,每年最保守的估计,违建房的销售至少1万套以上,违建的税收累计可以超亿。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税务部门对违建房税收征管完全是一片空白,税务部门当前只征收合法房地产销售的税收,地下交易的违建房税收却从来没有征收过。
“上亿的税收就这样流失了,税务部门显然监管缺失。违建房的暴利原因之一就在于违建房的销售不用交一毛钱的税。”龙岗街道一位书记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严格按法律来说,违建老板如此巨额偷税是要坐牢的,可深圳的违建老板把钱装进袋子里时却在偷笑!”
追问4
怎样避免选择性执法?
媒体报道,某区某街道铁腕查违,依法拆除多少栋违建,南湾街道甚至拆除了一栋17层的违建。然而,就在某栋违建被拆时,更多的违建成为“楼坚强”,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龙岗街道竟然有一片别墅区建在生态保护区内,这片别墅区建在水库旁。目前,这片本应拆除的别墅群大部分已入伙。
2013年8月9日报道的《南湾狂卖违建房》中的黄金富苑和黄金豪庭(小区网 论坛),龙岗区、街道对两处违建也进行了查处,甚至龙岗查违办的领导亲自到深圳规土委王幼鹏主任办公室面对面反映情况,龙岗区的相关领导也了解这两处违建的来龙去脉,然而奇怪的是这两栋违建竟然查不下去。结果两处违建一路顺风顺水,直至成功销售。
对违建拆还是不拆?拆谁的违建?不拆谁的违建?目前,完全是“成事在人”,由领导说了算。“谁的关系好,谁的后台硬,谁的钱砸的多,当然谁的违建就拆不了。为什么拆我的楼不拆他的楼,这里面有的是学问。”龙华一位违建老板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当前深圳查违选择性执法的“真谛”。
追问5
谁对违建房的质量负责?
违建房要不要质量?违建房倒了又死了人谁来担责?新快报记者长期调研发现,社区股份公司的统建楼施工质量上有监管,私人老板的违建没有任何监管,私人的违建有的在半夜抢建,有的在凌晨抢建,抢建速度令人咋舌,二三天就可以抢建一层,其质量令人堪忧。
大部分违建被执法队查处时割过钢筋,如果钢筋割得多而违建房又建得高,其质量可想而知。
“只要三级地震,你去看一看,肯定倒一大片违建!”石岩执法队办公室李主任在谈到违建的质量时不无担忧地对新快报记者说。
“如果有一天我辖区内违建倒了,又死了很多人。哪怕人退休了,也会抓进去坐牢!”龙华新区一位街道执法队长在谈到执法队长的风险时对新快报记者说。“我可以不受贿,我也可以重拳查违,但我不可能保证我辖区没有违建,我更无法保证违建的质量。”
追问6
街道办查违的权力有多大?
深圳实行区、街道两级查违体制,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则是“钦差大臣”。对当前深圳这种查违体制,一些街道办书记表示摇头甚至“愤怒”,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街道办书记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街道作为查违的主力军,压力非常大,街道办书记作为查违第一人,为应付上边的查违督查和媒体曝光,可以说心力交瘁。“最根本的问题是无限的责任由街道办承担,可是,我的资源呢?我的权力呢?权责不一,我怎么去查违?你规土委却只有权力,没有责任,有权力的追究没有权力的,有责任的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解决权责一致的问题,街道办怎么查违?”
权责一致的出路在哪?龙岗一位执法队长认为,唯一的出路是执法队剥离街道办,由规土委垂直管理,权力在规土委,责任也在规土委。
“权力和责任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深圳的查违问题也解决了。”光明新区一位街道办书记反复对新快报记者强调这个“核心问题”。
追问7
街道办执法队如何规范执法?
街道执法队的行政管理是街道办,业务指导属于城管或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新快报记者调研发现,由于缺少统一规范化管理,街道执法队查处违建的手法是停水停电,查扣电泵、搅拌车、升降机,拆排栅、割钢筋、打楼板直至拆楼。
业内人士认为,其实查违最好的时机就是违建打桩的时候,规土委应该制订一个查违规范完全手册,如10层以上的楼层必须打楼板,不打楼板者则加重对片区执法队员、分组长乃至执法队长的处罚。再如,6层以上割钢筋后不能再往上抢建,再抢建者必须打楼板。查违规范完全手册应注重细化和可操作性。
追问8
怎样监管和规范旧改项目?
旧改一直是区、街道的重头戏,旧改可谓一路绿灯。然而,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社区股份公司打着旧改的幌子,干着损公利己的事,一些所谓的旧改项目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不少旧改项目是建统建楼出售牟利。
石岩街道罗租股份公司怀疑未经公开招拍挂便协商内定开发商进行旧改,约定三七比例分成,工程未批先建,楼建到了10余层仍“三证”不齐。上访村民认为,股份公司打着旧改旗号,暗中勾结开发商,导致集体资产损失超2亿元,目前,石岩街道正在调查罗租这个旧改项目。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股份公司的旧改项目完全由股份公司董事长说了算,监管严重缺位,三七比例分成集体资产严重受损,不少旧改项目旧改后依然是“没有计生证的黑户”。
追问9
查违问责为何只问下边的责?
责任倒查是深圳市查违当下的流行语,倒查的结果往往是开除几个协管员或片区执法员,除了收黑钱有执法队长落马外,街道执法队长以上的官员却鲜有因查违不力而被免职的。
据新快报记者了解,深圳市规土委属下的土地监察支队有分管各片区的责任人,尽管有街道执法队被问责,规土委监察支队却从没有一个责任人被问责。“责任倒查,应该是查了下边的,也查上边的,为什么规土委的人就有被问责的豁免权?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宝安区一位街道办书记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2025-09-04 07:00
2025-09-04 07:00
2025-09-03 22:35
2025-09-03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