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各地的财政预算中,国有土地收入预算为3.3万亿元,而2013年各地方政府要偿还的各种债务,保守估计将接近2万亿,约占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的近两成,是土地出让收入预算的一半多。
但尽管如此,在国内经济增长仍然较缓的背景下,债务高企的地方政府仍需依靠土地出让收入来缓解压力。
“现在我们的地方财政预算中,收入支出结构基本上是固定的,”某城市的财政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当地政府的本级收入只能负担政府人员费用、办公支出等基本项目,“想要发展城市经济,现在我们只能依赖中央划拨、超收收入、土地出让金,而发的地方债大部分仍然要靠土地出让金来还。”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邹晓云认为,土地已成为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和抵押等环节,可以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哪怕这块土地出让不挣钱,政府也会通过土地出让让企业和资本进入,进而带动区域发展。”
“现在看来,财政改革也难以立即见效,因此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收入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房地产业内分析人士陈剑波如是说。
“尽管现在市场一直看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楼市调控长效机制,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长效机制即使建立,也难以立即见效,因此行政手段在一段时间之内很难退出,”陈剑波表示,“从目前决策层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强化原有政策、限制地方微调、加强地方问责的细化措施落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天前
2天前
2025-09-24 08:10
2025-09-24 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