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正在研究住房券政策,以解决深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12月10日,有当地媒体报道称,在住房保障方式上,深圳拟借鉴消费券形式,采取实物分配和货币补贴相结合方式。具体举措为研究推行住房券制度,通过发放住房券,为住房困难家庭实施补贴。发放住房券的建议也将被写入正在制订的2010年住房保障年度计划中。
本报从深圳房建局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政策想法还只是一个建议,正在研究中
增加货币补贴
本报从深圳房建局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政策想法还只是一个建议,正在研究中。
“比如,具体的补贴形式,是给购房者提供购房补贴,还是给租房者提供租房补贴,补贴多少,人群范围等等,都需要详细考虑。”上述房建局的人士称。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朱亚鹏对本报分析,与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作为实物补贴的形式相对应,住房券实际上是一种货币补贴形式,是实物补贴的一种补充形式。
深圳房建局人士就表示,实际上,深圳的住房保障方式主要以实物为主,货币补贴尚未全面推行。而这一点,正是深圳考虑加大货币补贴力度的原因。
采取住房券分为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是一种对中低收入购房者的补贴;二是相比于直接给予货币补贴可能用作他图的缺陷,在使用上有专一性。
朱亚鹏解释,与政府花钱建设保障性住房不同,住房券是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购房者将享有更多的选择权。
从目前看,国内各地并没有采取住房券的购房补贴形式。“深圳这一探讨性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朱亚鹏表示。不过真正有那些人受益,还得看政策的具体规定情况。
本报采访深圳房屋和建设局相关处室,对方表示目前政策还在研究中,并无透露更详细的内容。
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李耀智对本报分析,考虑到政府财政能力,该政策如果真的出台了,相应的住房券数量应该不会很多。“因此保障程度还是有限。”
填补“夹心层”保障真空
深圳高企的房价,成了当地居民难以承受之重。由此,造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上不能购房、下够不上保障性住房条件的“夹心层”。
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监测,2009年11月份,全市新房共成交46.8万平方米(5487套),成交均价19172元/平方米。即便是在关外的龙岗,成交均价也达到了12038元/平方米。
新房高企的房价,在半年来倒逼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大增。但从目前深圳市的二手房价格来看,也高得难以企及。
同样来自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深圳二手房的挂牌均价连涨11个月,11月份的挂牌均价环比上涨1.3%突破14000元/平方米,达到14114元/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10771元/平方米)上涨334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1%。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非二手房屋非常破旧,一般都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