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断粮,整治违法养殖。在辖区六大违法养殖回潮严重片区、27个主要出入口,安排看护巡查人员设卡蹲点,日夜坚守,卡断猪粮出入通道,形成釜底抽薪态势。
清拆违法乱搭建。配合执法部门,强势清拆辖区国有土地违法乱搭建,重点清拆、挤压、驱离违法侵占国有土地“三合一”场所,做到了“清拆一片、移交一片、围挡复绿一片”。同时,联合查违部门,查处压停永久性违法建筑,有效缓解了区、街两级查违压力。
跟踪查扣,实现无缝衔接。发现违法侵占行为,及时控制和制止,并按照《光明新区国有土地看护监管应急预案》要求,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赶赴现场查处,填写《光明新区国有土地违法侵占案件现场移交表》,形成了国有土地违法侵占案件现场处置移交制度。建立了国土看护与综合执法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实现执法无缝衔接。
联勤联动,提升执法合力。加强与公安协作,联勤联动,相互配合,既协防社会治安,又打击非法侵占国有土地,做到优势互补,提升执法合力。
科技手段,形成长效管理。一是网络化指纹打卡考核,确保了国有土地看护监管全员上岗;二是创建国有土地看护监管“微信工作群”,实时在线,实时指挥;三是数字化城管联动,利用“12319”平台,综合调度各方力量,将新区划分44个网格,110名信息采集员上传巡查情况,实现分片受理、分级处置、比对确认、评估结案;四是地理信息系统覆盖。结合国有土地看护监管固定证据测绘,开发了第一期国有土地看护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严密监控,实现全覆盖网络化管理。
遏制违法行为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记者获悉,光明新区侵占国有土地的六种典型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一是国有土地监管中心运作以来共驱离非法弃土泥头车567台次,查扣263辆,全部移交执法部门处理,并将多名非法受纳余泥渣土嫌疑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二是剑指违法养殖。堵截运送潲水、猪粮车辆528台次,清理违法养殖520余户,暂扣生猪1200余头,捣毁生猪私宰点3处,协助查扣病死猪156头,基本遏制了违法养殖“死灰复燃”。三是配合执法部门,强势清拆辖区国有土地55处总面积达28.25万平方米违法乱搭建。四是重击违法建筑。加大巡查力度,配合相关执法部门联合查处压停永久性违法建筑30余栋。五是拟定了《光明新区违法乱搭建废品收购站、建材市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目前,重点清拆、挤压、驱离违法侵占国有土地“三合一”废品收购场所约2.8万平方米。六是严查违法种植。清拆各类违法种植面积约8700平方米,强力打击违法抢种博赔。
新区国有土地监管工作全面铺开以来,经济效益显现:一是整治乱倒余泥渣土,减少非法受纳超过105万方,据初步统计,为新区节省二次清理费用超过5700万元,有效管控了新增典型侵占。二是清理违法养殖、违法搭建28.25万平方米,估算为新区节省二次拆迁补偿费用约8400万元,遏制了违法养殖回潮,有力促进了辖区城市发展环境的改善。社会效益同时也日益凸显:一是国土监管凝聚共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二是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三是政府行政管理压力得到缓解。支持、配合、协助综合执法、查违等行政部门,开展执法行动,树立执法权威,增强政府公信力。
4小时前
5小时前
5小时前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