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会涨吗?买房还是继续等?”这是每个房产大佬必遇的提问。
任志强对此的回答是,如果土地政策不发生变化、公共资源配置情况不改变,继续涨的情况还会延续很长时间。换句话说,房子还没到真正贵的时候。
反正不买,涨了你就更买不起了,这是已经发生了几十年的现实。如果土地政策不发生变化、公共资源配置情况不改变,继续涨的情况还会延续很长时间。
换句话说,房子还没到真正贵的时候。东京是3500万人口,如果北京也达到这么多人口,你怎么让人不进北京?就是房价让很多人不到北京来。
房价不可能跌的,趁早死心,要买房就快买吧,迟了房价涨了更买不起,15个原因告诉你2014年房价为什么不会跌。
1、通胀时代,时间是最大的成本。
很多等保障性住房的人,最终往往会以比若干年前市场还高的价格,买到比若干年前更偏更远的房子,而且质量更低劣。
富人思维是求人不如求己,穷人思维是万事皆盼救世主,想捡小便宜,只等到花儿也谢了财富也飞了。
2、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利息买不到房。
富人思维是即使再有钱也要贷款买房,首付越低越好,年限越长越好。
3、战略上城市包围农村,战术上农村包围城市。
买得起大城市不买小城市,买得起中心城区不买郊区。宁要中心城区一小房,不要远郊区域一大房。
4、抛弃买房就是自住的老观念老传统。
你买的房子给别人住,别人买的房子给你住。有何不可?房子是不动产,人是自由流动的产物。在这个城市化急剧发展、人口急剧流动的当代社会,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一辈子?
5、对于有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机会。
高位时可以适当清仓换取更大价值的资产,低位时可以卖旧买新卖小买大卖郊区买城区,对于缺乏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是机会:高时嫌太高,低时怕再低。思路决定出路,贫富皆由思想决定。
6、中国当下的实有城市化率不足三成(官方统计数据为2011年超过五成,但它把2、3亿农民工也算进去了。)
7、也不要以为房地产遍地黄金随手可捡,至少有些房产已经过剩或即将过剩。
比如旅游房产、商业房产、远郊不配套区域房产、一些人口正在衰减或产业正在空心化的小城镇房产。
8、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高房价,个人只有顺时应变、转变观念才能战胜高房价。
9、当下中国高房价的重要支撑没有一个是可以人为压制的。
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运动;投资型政府导致的通货膨胀;金融革命和超前消费;被激活的全民住房梦;房地产的金融化。没有一个因素是可以人为压制的。
10、信用消费时代,人可以提前安排自己一生的收入。
安排多少,跟自己的预期有关,跟具体的收入并不一定重合。这是人类最为奇迹的发明。
11、上涨的地价。
2013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上涨,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达到了5014亿,是2012年的2.5倍。你说房价会涨不会涨?
12、未婚青年数量庞大。
如果说未婚女青年是推高房价主因的话,那么未婚男青年也一样,归根结底,是传统观念造成年轻人结婚必须买房。
开发商冯仑曾说:“年轻女孩,没有房子,90%是不嫁的。所以说,未婚女青年推动了房价上涨。”越来越多的未婚女青年倾向于单独买房,却是事实。
13.10年调控房价越调越高。
房地产调控这把利剑断断续续磨了十年,却没有显露锋芒。
2003年以来,各级政府多轮调控房价,十年间房价却持续大幅上涨。究其原因,十年间,各类调控措施主要是针对购房者,但单方面抑制需求的调控难以见效,房价越调越涨。
有些调控政策,本意是抑制高房价,最终却助涨房价。以今年3月“新国五条”中的20%个税政策为例,虽然大多数地方最终没有执行20%个税政策,但当月多地房地产市场创下成交天量,却是不争的事实。
14.高离婚率推高房价。
房价高了,家庭的供房压力就大了,其他开销相对就少了,夫妻之间的拌嘴变多了。
房价越高的地方,离婚率就越高。理由是房价高了,家庭的供房压力就大,其他开销相对就少,夫妻之间的拌嘴就多。高房价成为婚姻“杀手”,高离婚率推高房价。
高离婚率推高房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离婚后,家庭重组,重组后的家庭往往需要买新的房子,推动房价上涨。
15.任志强还在预言房价涨。他一直预言房价涨,从来没有输过。
最近,国内楼市“跌声”连连,各地也不断传来政府“限购松绑”的消息。在一片风声鹤唳之际,“地产大嘴”、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再度开腔驳斥楼市“泡沫论”,称“泡沫论”缺乏依据,并称想过幸福的日子,还得买房。
18日,任志强再发一篇题为《楼市》的博文,摆数据、讲道理,分析中国楼市的现状。他把中国楼市泡沫形成的原因分成四类,并一一予以反驳。
任志强暗示,当前仍是买房的好时机,且“机不可失”。"我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仍然是个美好并可能实现的愿望,幸福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却可能因人们自己的选择而变化。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