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机会在哪里?秦虹认为:“如果说过去是建住宅配套商业服务业,今后可能是以新型产业为主体,来配套住宅,这种以产业支撑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风险小的、健康的,也更加考验产业发展能力。”
房地产商如何让城市运营成为可能
河北的燕郊,近来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因为比邻北京,不少外来人口在燕郊买房安家,而由于缺少配套资源,当地教育、医疗、交通,甚至治安管理都捉襟见肘,不少老人要凌晨四五点起来给孩子到公交车站排队候车,三四岁幼儿则要穿城上幼儿园。楼房盖起来了,房价上去了,这种种窘境,令人不由得发问,这是宜居的、人的城市化吗?
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走中国城市发展之路,房地产商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正如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笑问:今后的房地产商还是“挖个坑,盖座楼,拍拍屁股走人”吗?
中信地产给出的答案是“城市运营商”的定位与选择。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的认识与上述专家不谋而合。他说,过去以土地升值为核心的经营方式,已经造成了城市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和产能过剩。而今,房地产行业正在从过去简单的土地红利带动增长,向集约、有内涵、注重公共配套、夯实产业的方向转变。中信地产已在成都、汕头等地进行了探索,其实现的路径是创新引入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
房地产商能否成为城市运营商?安邦咨询创始人陈功讲起他在英国利物浦的见闻:当地城市的垃圾清运、水、电、路灯、绿化等市政维护管理都交由公司打理,政府从城市运营管理中退出,大大减轻了政府财力负担,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受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过去只能由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来做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公共服务项目,在PPP模式下,可转变为由非政府的企业主体、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进入实施,从而更充分、更有质量地满足公众需要。“应更多发挥PPP模式在改革创新中的正面效应。”他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