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2020年我国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并对生态环境、公共配套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哪些挑战?给房地产商转型又带来怎样的机遇?日前举行的中信地产2014年度论坛以“协同带来增长——中国城市之路”为主题,邀请各界人士,共同把脉中国新型城市之路的走向与路径。
“各行各业投房地产,千家万户买房子”盛景将难再现
近来,一些地方商品房价格松动,房地产市场是否迎来“拐点”、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开发商如何转身等话题引发各方强烈关注。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提出,房地产业经过了十几年高速增长之后,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她的判断是,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性机会即将过去,未来迎来的主要是结构性机会。
秦虹说,在趋势性机会下,各行各业投房地产,千家万户买房子,是没有错的,而在结构性机会中,只有专业化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房地产行业中找到新的结构性机会,无论个人还是房地产企业,要作好选择与判断,“否则未来的投资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秦虹分析,未来房地产市场格局将会呈现三个新的特征:
第一,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未来房地产业的增长将从过去的低基数高增长,变成高基数低增长。
第二,以新房交易为主的时期即将过去,进入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并存的格局。40个重点城市在2013年二手住房的交易量同比增长了60%,二手房的交易占到整个房屋交易总量的40%。“即使未来总需求量仍保持很大,但对新房需求有可能降低。”
第三,过去以住宅开发为绝对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会过去,代之以城市所承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体,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为主体的产业调整必然会到来,在这种情势下,要特别关注以产业支撑为核心的产业地产开发。
秦虹说,未来的房地产业发展,必然伴随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实现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企业整合在所难免,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新型城镇化不能只造空城,没有人气
在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宋春华看来,新型城镇化要避免陷入的一大陷阱就是“只造空城,没有人气”。宋春华走过看过一些城市,深深感慨,一些城市的开发区“又好又新,但就是没有人气”。
宋春华认为,农村人口转移的动力源是产业的升级转移和集聚,“如果没有产业支撑,你不能提供就业,不管你造出多么好的新城,不会吸引人,吸引人也留不住,只能是空城。”他提醒,“必须要摒弃那种没有产业支撑,只靠房地产开发的城镇化。”
“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要避免过去所形成的一些弊端,比如说鬼城现象,没有产业支撑,单纯建楼房的城镇化,只是以建筑为中心,不是以人和产业为中心。”秦虹说,下一步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产城融合。
过去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建完住房以后,配套一点医院、商场等来解决居住需求。“这已经远远不够,在住房总量已经不短缺、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消费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服务性的文化、休闲、养生的产业为中心配套住宅。”秦虹说。
23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