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垚介绍,预制构件模式建造住宅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能够节省工期。用传统模式盖房子,每一层建好后都需要等混凝土干透再进行下一层施工,天气好的条件下也至少需要3天,预制构件模式则省去了晾干时间。以他曾参与建造的18层住宅为例,用传统模式工期为6至7个月。而预制构件模式建造则只需4个月。
预制构件模式还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范天垚说,由于部件都在工厂生产好,工地上就能避免扬尘。而且,传统模式需要大量的木模板,每盖完一层就丢弃,如果使用预制构件能减少木模板的使用,节约大量木材。
预制构件模式建造房屋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何推广仍面临困难?范天垚说,开发商会担心打破传统的建造方式是否“靠谱”,也难以预料这样的住宅推向市场后老百姓是否认可。
他告诉记者,一些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住宅产业化相关标准,预制构件模式的住宅从质量到寿命都是与传统模式相当的。
除了观念之外,预制构件模式建造住宅还面临成本问题。据范天垚介绍,新模式比传统模式成本高7%至8%左右。
“不过,这是在当前工人操作还不十分熟练的情况下,随着建筑工人熟练程度提高,成本还会下降。并且预制构件是模具化生产,数量越大,成本也会随之摊薄。”范天垚说,“未来预制构件模式优势会更明显。”
推广还须各方出力
知名房企万科集团是国内最早涉及住宅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万科在2004年正式开启住宅产业化,成立了万科工厂化研究中心,开始PC构件的技术研究。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大会上,万科高级副总裁毛大庆曾回顾万科在住宅产业化道路上经历的艰辛。起初,即便是在企业内部,对于是否坚持产业化道路都一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能够赚到钱并不难,又何必搞成本更高的住宅产业化?
不过,万科集团一直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坚定行走。毛大庆介绍,万科2007年开始推广住宅产业化施工。到2012年万科新开工的住宅产业化面积突破280万平方米,占到全集团的20%左右。2013年,万科新开工的工业化住宅面积已经达到700万平方米。
“中国建筑行业能否让科技引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能否让科技成为主角,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和中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生机所在。”毛大庆说。
仅仅依靠企业推动住宅产业化,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中国(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大会上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产业化试点城市、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康居示范项目为载体;以性能认定和部品认证制度为抓手;以建材采购平台为依托,推进全国住宅产业化有层次地发展。
有了先行者的探索和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前景更加广阔。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说,传统粗放的建设方式,已经极其不适合我国社会和环境需求。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关注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住宅产业化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住宅产业化也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的重要抓手。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房屋质量也会得到有效保障
2天前
2天前
2025-08-14 19:00
2025-08-14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