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启动住房体制改革近20年之后,我国再一次对住房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被坊间称为“二次房改”的“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正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从“住有所居”的目标来看,此次改革重点在保障住房,未来将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实行廉居和安居两类保障住房制度。
目标 调整住房结构实现“住有所居”
据权威人士透露,此次“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是为了完成国家深化改革具体工作中对于房地产改革的安排,正由住建部改革发展司牵头组建团队制定。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到新的阶段后,总体供求平衡,但住房结构仍十分不均。”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此次改革的目标是调整住房结构,使居民住有所居。
对于“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一个理想的住房目标应该是实现住有所居,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拥有自有产权住房,而是居民家庭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是居住完全自有的住房,也可以居住拥有部分产权的住房,也可以租住不拥有任何产权的住房。”倪鹏飞说。
此外,此次改革还将对房地产业进行重新定位。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前期提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定位,房地产业是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第一重要的是对民生的支柱作用,第二是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一改过去过度强调带动经济增长,而着眼于解决民生,是房地产业发展定位的重要转变。”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025-09-04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