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华科技作为2004年入驻门头沟园的一家数控机床企业,今年8月将全部的四条生产线搬到了廊坊固安。公司办公室主任郑红梅向记者介绍,以前由于厂房空间不足,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订单量大时不得不延迟交付,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生产环节搬到固安后,厂房面积由7000多平方米增加到1.8万多平方米,年产量也将从每年1000台增长到3000台。“生产空间解决了,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目前公司已组建了20多人的研发团队,腾出来的厂房将作为我们的研发和营销中心。”
精雕科技、凝华科技的发展是门头沟园推动跨区域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门头沟园已有利德衡、东方博特等企业将生产线先后转移到了涿鹿、固安等多个地区,促进了当地就业及税收增长,并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
“门创30条”让创业不再缺钱
随着生产制造环节的集体外迁,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结束了二十几年的以生产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将腾出来的“黄金地”留给了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企业,确定了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节能环保三大产业为支撑的“一主三辅”的全新产业体系。
明确了产业定位,如何更好地聚拢科技创新企业?为此,门头沟区专门出台了“门创30条”,推出了四大类补助办法,拿出千万元资金对优秀人才、中小创新创业企业及总部企业、创业服务、创业投资予以支持。
为支持符合认定条件的优秀人才创业,门头沟拿出真金白银,创业者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通过金融渠道融资的还可获得50%的贷款贴息支持,并连续三年补贴房租60%,消除了创业企业初创阶段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除此以外,优秀人才还将享受就医、子女入学、住房等多方面优惠政策。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资金短缺难题,园区除补贴三年房租40%、补贴宽带资费50%外,还设立了科技研发补助,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可最高申请补助额300万元,企业成功上市融资的,还可获得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除了各类政策扶持,园区还设立了创业投资基金,对各类创业项目开展投资和融资服务,项目落地后产生明显成效的,企业管理团队可收回出让股权或质押物。同时,园区还将重点引入创业服务机构,前三年给予专项奖励,形成园区内创业主体与创业服务的内部循环。
“设立如此之多的资金扶持办法,就是为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为中小微初创企业摆脱短期资金困境,让企业在宽松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张兴胜表示,为保障园区产业快速稳定发展,门头沟园还将实施创新服务、人才强园、空间优化、设施提升、对接合作、组织保障“六大工程”,全力为园区企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的孵化乐园。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园区明星
精雕科技老厂房变身研发中心
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雕科技”)作为门头沟区最大的企业,从2003年建厂之初产品年产量不足2000台,到如今的1.5万台,十多年间,公司研发的精雕机床在国际市场占据了领先位置。
2003年坐落于北京门头沟区永安路的精雕科技生产基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主轴部和刀具部进驻第二期厂房。同年,第三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四期工程——北京精雕零件加工厂投入使用,大部分关键部件改由公司自己生产,进一步保证了供货速度和精雕机的品质;2009年底,五期工程顺利竣工,以主轴制造部和刀具生产部为主体的“精雕精机”随之成立……
2013年,精雕科技响应门头沟区产业疏解号召,在廊坊建立一期110亩的生产、装配车间,将860余名产业技术工人和三大生产部门整体搬迁到了河北省廊坊市。更大的生产空间满足了新机型对厂房空间的需求,推动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腾出来的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100亩工厂已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机床生产技术的设计研发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精雕科技还招募一批博士、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研发梯队,解决了企业技术人才紧缺和创新空间不足的难题。
11小时前
11小时前
12小时前
1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