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雅居乐营业额虽突破400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跌54.8%。曾经有着“华南五虎”之称的雅居乐怎么了?
3月23日,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举行2015年业绩发布会,公司营业额430亿元,相比2014年380亿元,同比增加12%。但净利润、毛利、股东应占利润均出现下滑。
年报显示,2015年雅居乐净利润23亿元,较2014年50亿元下跌54.8%;公司毛利108亿元,较去年124亿元,下跌13%;股东应占利润14亿元,较去年42亿,下跌67.6%。一并下跌的还有每股基本盈利、全年每股股息等。
对此,雅居乐主席兼总裁陈卓林表示,利润下跌的主要因在于降价处理积压的存货,同时由于人民币贬值,公司录得汇兑亏损11亿元。
花旗的研究报告指出,雅居乐去年表现疲弱,在基本因素好转前增加派息,策略模糊不清,其短债已超越现金。若2016年积极收购土地将进一步损害资产负债表。“相信公司正进入一个较长的补救期,包括其于2014-2015年减少进入城市和降低土储,以解决结构性问题。”
业内人士称,雅居乐遭遇如今的困境与其布局有着莫大关系。
从2014年开始,当众多房企回到一线城市布局,雅居乐依然在三四线城市大量增加土地储备。库存积压严重,短期难以去化,这步棋使雅居乐遭遇到市场分化的严重影响。
在2014年的新增土地中,雅居乐以旅游地产项目的土储补充为主,在海南文昌、湖南长沙、云南腾冲等地都有所斩获。
2015年受资金影响,雅居乐谨慎拿地。其在云南、海南等地区的拿地楼面地价虽低至100-200元/平方米,但假如最终的产品需求过小,则销售仍将困难。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指出,如今全国楼市分化严重,2016年1-2月库存达7.39亿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不止城市布局,雅居乐在产品创新上裹足不前,也是其面临的一个问题。
严跃进对房掌柜表示,雅居乐以低土地成本起家,比如“清水湾模式”模式,但在产品创新上未有突破。同时,在旅游地产方面,以云南原乡为代表的项目也拖累了雅居乐的发展。
事实上,旅游地产不只是卖房子那么简单。它比传统的住宅开发、销售更考验房企的综合能力。“由于旅游地产项目的售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后续还有持有性经营,所以旅游地产要求的专业性质更强,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也更广。”严跃进表示。
2016年,雅居乐的销售目标是450亿元。陈卓林称,公司有信心将销售业绩达到既定目标,并指出销售均价有望回升到万元水平。
花旗指出,相信雅居乐可轻微受惠一线城市的复苏,但其目标仍具挑战性。原因有两个,一是其土储有限,二是缺乏新项目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