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同寓公寓、猫宁公寓、窝巢梦公寓等大大小小的长租公寓品牌也开始出现。
综观上述长租公寓品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当“二房东”,直接与业主签下5-10年甚至更长的合同,经过同意改造后对外出租,获取差价;另一种是做租房平台,为各类长租公寓品牌提供展示平台,导入租客流量,获取服务费。多数长租公寓品牌属于“二房东”,小螺趣租、合屋则属于后者。
税负高企成绊脚石
各路资本、团队的进入,让原本冷门的长租公寓市场陷入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房企巨头万科在2015年宣布进军公寓市场,并将其作为万科转型的五大新业务之一。在2015年8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谭华杰曾透露,万科推出的公寓品牌万科驿已开业和筹备开业的万科驿项目9个,可提供近1万间服务公寓,计划2017年提供万科驿15万间,会是行业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万科的进入,让众多长租公寓玩家倍感压力,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好事。V客青年公寓创始人辜月就表示:“长租公寓行业目前最重要的是培育市场,任何一家公寓品牌无法独立完成,而是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当我第一时间得知万科进入这个行业时,我是非常高兴的,这样的地产大佬会帮助培育市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而谭华杰也非常坦承地说,长租公寓不只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事业,希望大家能通过更多合作,共同做大市场。
事实上,当前的长租公寓市场面临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企的税负。谭华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二房东”需要交12%的房地产税、11%的增值税,其中增值税基本拿不到抵扣税项,光这两项加起来就高达23%。而国内的住宅租金回报率平均只有2%,除去税收成本,回报率降1.54%,远远高于资金成本,投资人很难从中挣到钱。
“长租公寓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的住房保障功能,如此高的税负是不合理的,未来国家能否针对公寓行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至关重要。”谭华杰说。
房源是另一大问题。一方面,目前长租公寓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上游的房源价格水涨船高,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源稀缺,农民房、厂房成为房源的一大选择,但厂房性质改造为公寓存在诸多制度问题,比如消防标准无法通过。
YOU+联合创始人、CEO刘昕就表示,长租公寓刚刚起步,行业没有任何标准和规范,希望各位做长租公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消防合格,如果在这个问题不小心,可能让整个行业遭遇灭顶之灾。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本。很多长租公寓寻求风投支持,对资金回报率、回本周期等要求较高。记者获悉,当前很多公寓的回本周期在3~5年,但若出租率不够理想,周期会被拉长。
谭华杰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长租公寓应该寻求更加便宜的资本,同时行业结成联盟,共同获得更多资源和议价能力,推动行业更加规范化发展。他甚至设想,未来政府可能会推出专门用来出租的土地,行业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取房源。
2025-08-14 07:10
2025-08-14 07:05
2025-08-14 07:00
2025-08-14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