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价已经平均往下走了两三百元。”谈到周边楼市,位于江西省宜春丰城市的江西政昊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自强仍感到一丝寒意。即便房价每平方米只有三四千元,他在丰城市中心开发的一个楼盘从去年销售至今仍有400多套商品房待售,住宅总面积高达4万多平方米。
值得警惕的是,非住宅房也严重过剩。施自强说,受电商冲击影响,公司目前还有10000多平方米商业写字楼没有售出。“现在只能慢慢熬,希望能熬过这个‘冬天’。”
更多城市也面临商业地产高空置率的压力。黄瑜分析,目前成都、沈阳、重庆、天津等二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均超过30%,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部分城市的短期商办库存已经超过住宅,如2016年5月成都的商办可售面积为1007万平方米,而同期住宅库存仅为749万平方米。
“新一轮‘高价地’潮下,应警惕部分城市仍热衷土地开发,去库存不力。”倪鹏飞说,目前三四线去库存的速度远低于一二线城市,但是投资和开工面积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消化的量赶不上新增的,最终导致库存越积越多。
新新新!在“人的城镇化”中挖掘楼市新动力
今年5月,家住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中南片区的张先生领到该市棚改实行货币化安置发放的第一张“房票”,票面金额31.8万元。对一家老小蜗居在40平方米老旧房子里40余年的张先生来说,小小“房票”撑起了他改善居住的梦想。
自2015年年底以来,全国各地100多个城市出台了去库存政策,包括购房补贴、税收优惠、户籍制度改革等,其中多地探索的“房票”制度成为化解拆迁矛盾、消化库存住房和助推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创新。
一边要大力去库存化解楼市风险,一边要保持楼市适度投资扮演好经济“稳定器”角色,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力何在?
‘人的城镇化’是去库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力。”黄瑜说,我国农民工总量庞大,可为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的潜在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两成。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达到45%,意味着未来将有超过5000万人口向城镇迁移,超过7000万农村人口向市民转化,这些都是未来新的住房需求,也是楼市发展动力所在。
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力,短期看重在稳定市场发展,防范风险。如对房地产调控要把握好因城施策的主基调;要控制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开发土地供应,加速去库存。
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商品房开发用地计划在过去三年的平均基数上下降50%。“这对一个财力偏弱的地级市来讲,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萍乡市房管局市场监管科科长余亮说。
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力,长期看要和改革赛跑,以制度性创新释放住房新需求。未来关键要满足两类人的居住需求,新就业的大学生和新进城的务工人员。
倪鹏飞说,在绝对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通过鼓励农民工购房、针对新市民购房的信贷政策调整、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等刺激新需求入市,真正让新市民融入城市,在城市安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