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流程再造、“互联网+”等改革创新之后,福田区政务服务再度升级。记者日前采访获悉,敬老优待证、计划生育服务证、再生一胎子女审批等29项广泛涉及民生的政务服务事项,近期将在福田辖区内实现通办通取。届时,福田居民前往街道办理相关业务时,将可不受属地管理限制,就近快速办理。
通办通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务服务事项的“属地管理”原则和“就近办事”服务相结合,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窗口接件,科室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通俗来说,辖区居民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进行网上申报,并可在辖区范围内就近选择街道窗口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及获取审批结果,实现由“定点办”向“选择办”、由“一对一”向“多对一”转变。
以家住福田通新岭的市民杨小姐为例,其户籍所在地并非园岭街道,以现行条件,在申请少儿医保计划生育证明时,她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沙头街道办方能办理,一来二去多有不便。但在通办通取条件下,其材料递交、领证等手续,皆可在就近的园岭街道办政务服务大厅“一次性”办妥,无论是服务体验,还是事项办理的效率都将大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行政审批服务“通办通取”,是2016年福田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区级重点改革项目,在全市亦属首创,以期通过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的限制,形成行政分区、服务不分区的“同区同质”便民服务格局,实现“整体政府”的目标。
目前,福田区已结合《深圳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实施方案》,梳理并优化整合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和项目,在街道选择29项业务量大、涉及民生的政务服务事项,明确街道政务服务办公室具有跨区域办理政务服务的职责,定制全区“通办通取”流程。
根据有关方案,全区1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将实行“前台分类集中受理、后台分工协同办理”的运行模式,明确“电子预审、物理流转”,“电子预审、电子流转”和“本地审批、结果互认”三种通办通取路径及其信息化流程。
6小时前
6小时前
6小时前
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