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预计,明年决策层仍将维持设立6.5%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将努力实现这个增长目标。而从政治周期的角度考虑,2017年中国将迎来“十九大”的召开,稳定经济仍然是政策的优先目标,笔者的基准预测是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较2016年有所放缓,但是不会出现大幅滑坡。
分歧三:中国的债务扩张可持续吗
尽管今年决策层将去杠杆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但可以看到,在稳增长与去库存政策下,今年杠杆率不降反升,这也导致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务风险的担忧。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部门,特别是今年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持续攀升,表内外资金大量流入的现象,值得警惕。但相对来看,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大约为60%,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处在一个安全的范围,财政空间仍然存在。
同时,债务占GDP的比重60%是政府债务“警戒线”的看法近几年以来也被国际实践所修正。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的债务水平超过了这一警戒线却仍然维持了财政和债务的稳定。就目前来看,中国政府负债率的水平不仅低于日本(政府债占GDP比重近240%)与美国(超过100%),也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环境下,同等债务规模的政府利息支出减少,政府债务率的“安全线”或较此前上升,即允许政府更多的举债而不危及财政稳定。当然,从长期来看,仅仅依靠举债支持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但考虑到中国尚有一定举债空间,如果可以加速结构性改革,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便可在风险到来之前摆脱债务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分歧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是否会保持稳定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包括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等事件困扰汇率走势,未来人民币走势的判断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还存在一定贬值的压力。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国经济正在持续复苏,各种经济指标显示美联储加息决定的前提条件正在日益成熟。笔者预计美联储在2017年底前会加息三次,美元在未来走强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人民币目前也以贸易权重等因素为基准更多参考了包括欧元,日元等货币在内的一篮子货币。近期英镑的大跌对人民币汇率已经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未来如果欧洲内部一体化进程受挫,欧元对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出于维护贸易权重汇率指数稳定的考虑,可能也需要适当贬值。
第三,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导致投资者更多地产生了减少人民币资产配置而进行全球配置的需求,也对汇率造成一定压力。
基于此,预计到201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会贬值到7.3左右。但是,近两年以来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温和贬值和汇率波动已经有所适应,再加上央行会参考一篮子货币指数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投资者对于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的担心较去年汇改之际显著下降,预计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冲击将有限。
总之,笔者认为,明年经济的整体情况会较今年有所放缓,但在基建与财政支持下,不会出现大幅滑坡。海内外金融风险值得警惕,避免汇市、房市、股市、债市风险交叉感染任务艰巨,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灵活性,而非过度紧缩。同时,加快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和财税改革,才能帮助中国经济从更长时期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性的增长。
2天前
2天前
2025-09-25 08:09
2025-09-25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