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业地产经历着过山车式的变化,然而,零售业对于上海的经济贡献仍然逐年上升,零售商业地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多年的历炼使它正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
(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商铺及零售服务部主管朱兆荣先生对话Savills访谈室,谈谈现阶段零售商业地产面临的挑战,解读中国零售业和商业地产在蜕变中获得的新生。
朱兆荣认为:“比起电商的冲击,零售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来自商业地产供应量以及与国外相比中国零售商品的价格劣势。”
“面对挑战,零售商和零售商业地产在重新洗牌后,呈现出了新的格局,也获得了新的动力。”
运动及户外品牌的“加速领跑”
自从北京奥运会后,运动品牌经历了低迷的几年,在加入新元素后再次加速。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生活的追求,运动品牌也变得更为专业化,产品定位更加分明。
朱兆荣指出:“专业运动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扩张迅速。传统的运动品牌也将产品定位细分化,专业和休闲商品均衡发展。”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根据上海主要样本商场统计,2015年运动及户外品牌在样本商场内的营业面积增长13%。其中,日本专业跑鞋品牌asics(亚瑟士)、美国高端功能性运动品牌Under Armour(安德玛)、美国舒适休闲品牌Skechers(斯凯奇),均有新店开张,且倍受青睐。此外,adidas月星环球港1,400平方米全系列旗舰店铺开业,Puma淮海中路350平方米全系列旗舰店开业,李宁 400平方米大店于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业。
电子品牌的“华丽转身”
新的零售概念中更不乏电子科技类的零售品牌,随着“苹果”、“三星”等海外品牌不断的打入中国,设立越来越多的体验中心,中国本土的电子科技类品牌也跃跃欲试。
华为、VIVO、小米、乐视、OPPO、大疆等纷纷开设实体门店。这些门店也不同于以往的专卖店,宽敞的门面、时尚的设计打造更好的互动体验氛围。其中,小米上海大悦城体验店达480平方米,华为上海广场体验店达300平方米,而这些品牌未来都将有意向开设更大的体验店。
朱兆荣表示:“一些从做网上营销起步的电子科技品牌也开始拓展线下销售渠道。网上可以打开品牌影响力,但是如果希望提升品牌形象,开拓高端产品线,仍然离不开实体经营。”
奢侈品牌的“瘦身计划”
无论是购物中心,还是商业街,现在不再是一窝蜂的追求奢侈、高端了。中国的奢侈品牌没有很好的价格优势,购物渠道多了,奢侈品实体店就很难留住消费者。
2025-09-17 08:23
2025-09-17 08:17
2025-09-17 08:14
2025-09-17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