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
1. 聯合國指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極為迅速,目前全球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國。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5日在紐約總部發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報告說,中國正經歷著城市化的重要轉型。1980年,中國只有51個城市人口超過50萬,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中國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數量顯著增加。從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共有185個中國城市跨過50萬人口門檻。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又將有107個城市加入這一行列。報告說,擁有相當規模人口的城市數量顯著增加,顯示出中國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從1980年的19%躍升至2010年的47%,預計至2025年將達到59%。(明報)
2. 正當內地各省市應國土局要求在四月上旬前暫停出讓住宅用地之際,開發商迅即轉戰商業項目。九龍倉昨天以二十億二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投得杭州市一幅商業用地,折合樓面地價高達每方米二萬四千零四十六元,接近當地去年的單價高价地。杭州市昨天一連推出四幅商業用地,反應異常激烈,四幅地塊最終總成交價格達到四十三億七千五百萬元,出讓建築面積共約二十八萬八千七百方米。到場參與競價的開發商還有綠城中國及濱江等。(信報財經新聞)
3. 九部門分工房地產工作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稅務總局等3部門明確分工,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安排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繼續代發地方債2000億元;人民銀行、金融監管機構、國家發改委等3部門明確分工,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鐵道部、電監會等6部門明確分工,繼續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證券日報)
4. 財政部25日發佈的201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顯示,2010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預算數為260億元,比2009年執行數減少14.94億元,下降5.4%。財政部稱,260億元的預算主要是根據2010年全國土地供應數量和結構等因素安排的。(中國證券報)
5. 據悉,商業銀行3月新增貸款仍保持較快增速。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3月前兩周新增貸款投放近2000億元,略高於上月同期。分析人士據此推斷,如果三月信貸整體運行平穩,全月四大行信貸增長在4000億元左右。銀行業3月新增貸款約在8000億元至10000億元。(中國證券報)
6. 為配合中央調控政策,促進廣州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廣州市政府出臺“穗七條”。1、建立用地預申請制度(俗稱“勾地”制度)。2、年內投入45億元,供應土地1.05平方公里,建設300萬平方米的保障房,儲備3平方公里左右的保障性住房用地。3、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建立以包括限價房在內的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為主流的供地結構,支援緩解“外夾心層”的自住型購房壓力。4、探索創新土地公開出讓方式。5、建立土地競買風險預防機制。6、“地毯式”清查閒置地。7、實行“陽光用地”工程,全方位、全過程公開土地供應和監管資訊。(廣州日報)
7.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通報,原計劃在本月向市場推出的幾塊住宅用地,已經暫停出讓。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黃文波表示,今年住房用地供應計畫,目前已基本編制完成,近期將報送市政府,“現在主要根據國土資源部新要求,對供應總量和結構做些微調”。今年廣州計畫供應5平方公里的商品住宅用地,為近年來供應量最多的一年。(人民網)
8. 今年北京將新開工建設和收購政策房13.4萬套,其中用於公開配租配售的經適房和限價房各約3萬套,還有1萬多套廉租房和公租房。另外6萬套則為定向安置。此外,外地戶口可依託單位租公租房。(新京報)
9. 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發佈公告稱,將收回中心城區9塊閒置土地的使用權,共計264畝。這些土地閒置時間最長的達18年,最短的也有13年。(武漢晚報)
10. 南京市國土局發佈公告稱,由於南京花神商業廣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未按時繳納首付款,不僅取消了其位於南京甯南閱城大道的一幅生產研發及商業用地的競買資格,連1600萬元的保證金也要沒收。這也是繼年初仙林“高价地”被收回後,南京市國土部門今年發出的第二號“沒收令”。(揚子晚報)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2025-09-0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