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金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国土资源部负责人7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揭示出2010年国内土地市场的一场“盛宴”。对此,有三个问题值得探究:土地出让金缘何能在“最严调控年”里创下新高?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否会进一步加剧?
土地出让收入缘何逆势创新高?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12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814.4亿元,同比增加50%。其中3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突破1000亿元。
“价量齐涨”是去年地市“成绩单”如此“靓丽”的主要原因。增加土地供应是去年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120个城市累计供应、成交住宅用地分别为39591万平方米、30216万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3%、40%。在其中的10个重点城市中,有9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实现增长。
价格方面,去年12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地价波动频繁,并在7月以后震荡上行;至当年11月,全国12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地价为213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9%,同比上涨10%。自11月起,随着优质地块入市,杭州、广州、温州等城市又重新冒出“高价地”。价格因素对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的贡献率十分突出。比如,武汉、南京等城市2010年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同比增幅不到20%,但出让金的收入增幅却超过125%,地价之高可见一斑。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与购房者动辄因调控而陷入观望不同,开发商更看重市场中长期的发展态势,只要长期看好,其购地、投资行为不会因调控政策波动而轻易变化。供地增加、流动性宽裕、销售形势良好,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繁荣的土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