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迅雷:房地产的天不是晴朗的天 过于依赖有危机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8-06-25 11:28:18阅读量:3281
[摘要]五月份宏观数据公布之后,发现大家的分析以悲观居多,因为投资、消费的增速都下行,尽管出口数据还不错,但预期中美贸易战难以避免,因此也不乐观。

  五月份宏观数据公布之后,发现大家的分析以悲观居多,因为投资、消费的增速都下行,尽管出口数据还不错,但预期中美贸易战难以避免,因此也不乐观。既然三驾马车都在走弱,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就大了。不过,房地产的数据似乎还不错,投资维持两位数增长,房产销售也有所回升,于是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还得靠房地产来实现稳增长。对此,我谈一点不同看法。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稳增长不愁

  说实话,前五月的经济数据比我预期的要好。首先是企业盈利增速超预期,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当然,国企的盈利增速更快,主要是因为油价带动上游利润改善。绝大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同步提升,受近期油价带动,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增速大幅提升。

  此外,钢铁、煤炭、水泥等价格也出现反弹,走势强于预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压力下,处于中上游主导地位的国企显然得益更多,所以,国企盈利增速大大超过私企,国企盈利增速由负转正,大致与PPI的走势一致。

李迅雷:房地产的天不是晴朗的天

  此外,5月份发电量增速回升至9.8%,处在历史高位,至少表明经济增长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前5月增速为6.9%,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2%,比前两年有显著回升,表明经济不具备大幅下行压力。

  大家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回落至8.5%、实际增速回落至6.8%有点大惊失措,这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2016-17连续两年基尼系数上升,2017年代表低收入群体的农民工收入名义增长率只有6.4%;且居民房贷余额仍在继续增加,影响中产阶层消费品的购买力。

  但中国消费增速从全球看,算是非常高了,消费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不用担心消费的“失速”问题,何况中国的服务消费统计存在遗漏问题。2017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35%的奢侈品,说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十分惊人。

  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6.1%,主要是由于基建投资增速回落较快,尤其是5月份回落幅度更大。但1-5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则回升至8.1%,说明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确实很大,国有投资增速回落了,民间投资就起来了。从投资的角度看,如果说2016-2017年都属于国进民退的话,那么,今年前5个月又是国退民进了,这超乎我的预期。

  中国去年经济增速为6.9%,印度为7.1%,但中国GDP体量是印度的五倍。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保持如此快的增长,即便今年经济增速回落至6.5%,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估计第二季度GDP增速为6.7%,不过,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与欧美经济持续复苏有关,得益于类似于2005-06年的外部环境,但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还是问题的关键。

  说好了要高质量,为何还那么在意高增长

  最近信用债的违约事件较多,市场上便有了要求放松货币、放松监管的呼声。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加大及股市下跌,市场上又有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就是要稳定市场和稳定经济。

  但有人统计过,信用债违约总额与信用债发行额相比,约为0.5%,远低于官方公布的银行的预期坏账率(1.5%-2%)。我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债务违约率的提高,正是在体现去杠杆的成效。

  今年以来一个较好的数据就是国债收益率的回落,平均回落幅度在50个BP左右,表明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这对于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债务违约和信用利差的扩大,原本就是十分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既然信用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融资又难又贵,但为何民间投资增速不降反升呢?说明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国外向国内传导、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并没有阻塞。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大幅下降,但挖掘机的销量增速仍然很高,说明装备更新换代还是进行中。

  目前,在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的失业率却进一步下降;而且,对投资的依赖度也下降了,M2增速降至8%,并没有出现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危机。在这种比较好的环境下,正是推进改革的好时机。如果总是按“短期靠刺激,长期靠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去做事,其实际结果为:只有刺激,没有改革。

  从前五月的数据中,还是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中的质量问题可能被掩盖了:第一,国企改革究竟有多大进展?从历史经验看,国企改革通常从盈利出现负增长的时候被提出,在盈利增速回升或恢复高增长的时候又被推迟。这轮国企改革也有点前面呼声高,后面响应弱的特征。最近最高领导在烟台考察时,再次强调“国企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

  第二,外商投资出现负增长,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1-5月,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2 %,外商投资企业为-1.1%,均为负增长。此外,根据商务部数据,1-5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34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只增长1.3%;但同期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8.9亿美元,同比增长38.5%。这反映了国内投资机会在减少,海外投资机会在增加。

  第三,“房住不炒”的权威论断已经说了两年多,但从前5月的数据看,房价的同期涨幅在10%左右,住房销售面积仍在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超过10%。这还是在限购、限售和限贷等多管齐下的结果。说明楼市炒作之风有愈演愈烈趋势,继续在加大未来经济风险。

  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除了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外,加快推进改革还是必不可少。我认为,最重要的改革当属财税改革,如减税政策的力度可以加大,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可以进一步增加,但同时应该大幅度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性支出,增加广义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过于倚重房地产的经济肯定会出问题

  如今的银行越来越重视零售业务,零售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原因何在呢?因为历史数据表明,居民的信誉要远好于企业,个贷的坏账率非常低。但是,10年之前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也就是个贷出现了违约,导致个贷违约的原因是房价持续下跌。

  因此,评价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定要辩证去看,7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繁荣和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的繁荣,房地产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日本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是房地产的过度繁荣所触发的。

  如果说,过去10多年银行涉及房地产的资产都成为好资产,那么,未来10年就一定不会是过去10年的延续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破的泡沫,有人设想这样一个理想过程:今后若房价维持稳定,但货币仍在增加,居民的收入仍在增长,那么,目前过高的房价,将以时间换空间,若干年后自然是合理了。

  但我认为,只要市场存在下去,就必然会有波动。作为投资者,都有预期回报率,如果未来房价走L型,谁还愿意贷款加杠杆购房呢?如果是房产持有者,在开征房产税的情况下,其中有多少人愿意长期持有不涨并需要纳税的资产呢?

  当然,要预测房地产“繁荣的顶点”确实很难,房价租金比、房价收入比、房价总市值/GDP等,都显示房地产存在明显泡沫;但从居民房贷余额/房价总市值、居民房贷年还本付息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看,似乎又不高。

  如果用空置率多少作为房地产泡沫会否破灭的指标,但如果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就像股票一样,那么,再高的空置率都不是问题。我认为,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就是“上涨”,涨得越多,离繁荣的顶点就越近。当前,由于限价、限贷、限购等政策,人为压低了房价涨幅,即2017-18年的房价实际涨幅可能比公布名义涨幅更高。

  如一二线城市都在调控新楼盘的发售时间、价格和规模,从而导致大家像认购新股一样抢购房子。有人把房地产开发企业库存的下降,看成是房价将继续上涨的理由。但房地产去库存不同于消费品去库存,前者只是转移库存,即开发商去去库存,投资者加杠杆补库存,最后是房屋空置率上升。

  前五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0.2%,但财政部公布的另一个数据则更让吃惊,1-5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251亿元,同比增长45.9%。这意味着开发商投资额中,用于购买土地的费用应该大幅增加,因为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742万平方米,同比只增长2.1%。如果把土地购置费剔除,则发现4月份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竟然为-1.5%(5月份土地购置费还未公布)。

李迅雷:房地产的天不是晴朗的天

  说明在国家紧信用的环境下,开发商面临土地购置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和资金周转率下降等压力,估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会趋于回落,这也会成为2018年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一个理由。

  为了去杠杆,地方政府减少了住宅用地的供给,伴随着开发投资增速的下降,意味着今后楼盘供给会相对减少;但从需求层面看,由于限购、限价和限贷并未能有效压制需求,反而使得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了刺激。故行政化去杠杆的手段需要反思。

  对于投资品而言,仅从供给角度来判断价格涨跌肯定有失偏颇,就像比特币一样,尽管供给越来越少,但价格也出现了暴跌而非暴涨。原因在于,投资品的需求会因为预期的变化而改变。又如,黄金的未来供给(可开采量)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缺,但为何当今价格还是那么疲弱,是因为全球对于投资黄金的需求减少了。

  因此,如果仅仅从前5个月的数据中看到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不够全面的,同样,简单把消费增速下行归结为中产都去做房奴了,也是不够客观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是因为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在减少,劳动力、土地的成本大幅上升,技术进步放缓,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下降——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日本、韩国和德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经济增速减半,而且成为经济转型的契机。

  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流动人口的净流出,货币增速也大幅下降,产业投资的利润回报率自然就降低了,因此,今后中国经济继续减速应该没有悬念,因此经济大环境并不支持高房价,尤其是那些人口在流出的三四线城市。记得2005年的时候,有人问我,中国股市什么时候见底?我说,股市越下跌,离底部就越近。如今,房价涨幅越大,持续上涨时间越长,则离繁荣的顶部也就越近了。

  总之,回归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高增长轨迹,发现前期靠引进外资和出口导向政策,后期靠房地产和土地财政。但如果继续依赖于房地产和土地财政,则危机就难以避免。

(来源:金融界)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6. 6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7. 7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8. 8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9. 9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10. 10越秀·星科源启已取证 国企背书住进公园里的好房子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