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欧阳捷:楼市“大稳小乱” 债市才是最大风险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8-07-26 09:07:44阅读量:2979
[摘要]今年楼市总体格局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大稳小乱”

  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将于7月21日-24日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论坛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01年主办发起,全联房地产商会、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专业论坛之一。本届年会主题为:“潮平风正:美好住居新航海”。

  会议上,新城控股(28.92 -0.38%,诊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在会议上发表了他对楼市的看法。他认为,今年楼市总体格局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大稳小乱”。“大稳”指的是楼市将回归零增长,即既不突破上限,也不突破下限。因为控房价、抑泡沫、防风险是本届中央政府的要求,维稳将成为首要抓手。

  从市场来看,大稳的格局被验证了,但是市场同时出现了很多小乱,地方政府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动作。住建部“一城一策”改成“一城多策”,有的在收紧,有的打压,有的放松,有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小乱不止,使得市场出现了混乱。

  他认为看不清市场是因为在看小乱的情况下,看不清市场。跳出去的话,整体市场就是一个大的格局。

  此外,欧阳捷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不在楼市,而在债市。中国企业当前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债务的风险。现在可以看到很多房企的杠杆率已经很高了,最高的达到了400%。倘若未来企业不能够还债的话,风险会非常的大。

  欧阳捷先生举例称,北京的一些房企已经面临债务违约,银行要求必须提前还贷,这会挤压企业的现金流。而现在的一个趋势是,一个项目违约会拖累一个企业,而企业违约会导致金融机构对全行业的风险,这是近期可以看到的迹象。如果一个企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企业就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倘若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市场上恐慌性抛盘,资产下跌,最后导致金融危机。

  以下附演讲全文:

  尊敬的王书记、尊敬的杨主编、邓主编和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这次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我们正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中,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来自于中美政经关系,中美贸易战打响了,美国的想法很简单,搅乱全球市场的秩序,制造全球的混乱,拖累他国的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中美贸易战背后的逻辑就是压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美国的经济领先。中美全面的经济对抗不可避免,在此绝不能有侥幸的心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赶超美国,这个冲突摩擦或者是局部的战争都不可避免。现在正在面临金融战,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可能会达到5.3%,而中国不考虑注水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只有6.7%,也许中美之间经济增长增速已经很接近了,所以我们的发展速度就是超越美国的速度已经放慢了。金融战正在来临,美元荒不可避免的降临了,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紧张,国内货币不宽松是新的常态,除非遭遇黑天鹅的事件,央行收紧货币,我们可以看到M2的增速不断的放缓,现在已经到了8%,进少且贵将成为未来三年的新常态,特别对于房地产而言。中国经济面临下台阶的风险,从出口来看,中美贸易战,西方的为主,地方债压缩,基础建设也在放缓,消费不用说了,不停的下降,什么原因导致的。

  消费连续下台阶,有三个原因,新生儿趋势性减少,老龄化趋势上升,消费欲望趋势性下降,高房价透支了我们的消费力。我们可以看到出口已经对经济增长是负的增长,不能稳定投资,光靠消费,我们是不可能保持经济的增长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政治局已经定调了,现在要维护现在股市、债市、汇市、楼市的稳定,最大的风险有人说是楼市,实际上债市是最大的风险,居民杠杆率达到了63.5%,央行的报告是50%,央行是按照消费贷款计算的居民贷款率,实际上还有经营性贷款和公积金,我们高于央行的数据,也高于经济学家的数据。我们发现杠杆率已经没有上涨的空间了。我们的杠杆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谁在降杠杆,有加的就有去的。我们为政府和国有企业降杠杆,给民营企业家杠杆。地方杠杆上升,中央的杠杆下降。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将居民杠杆率继续的加上去,这就面临新的风险,中国企业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债务的风险。现在可以看到很多房企的杠杆率已经很高了,最高的达到了400%。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企业不能够还债的话,风险非常的大。据说北京的一些房企面临债务违约,银行要求必须提前还贷,就会挤压企业的现金流。如果一个项目违约就会拖累一个企业,企业违约就会导致金融机构对全行业的风险。

  未来我们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债务违约、股票平仓,资产变卖频频出现。如果一个企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企业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导致市场上恐慌性抛盘,资产下跌,最后导致金融危机。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说,泡沫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必须要做好退潮的准备。尽管有人说房价没有泡沫,其实中央对房价泡沫的问题认识的很清楚,前中财办杨伟明说我们的房价是有泡沫的,郭树清主席发出警告,不会因违约潮停止金融去杠杆,P2P的爆仓更多了。是不是债务违约导致房价下跌,市场已经有一些迹象了,不足以支撑债务违约,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北京的二手房价格下跌了,因为一手房价格下降倒逼的,过去几年已经预见过。政府提出限价令的时候,带来两个目的,中央政府要求限价,导致二手房价格下跌,倒逼地方政府地价下降,这是中央政府的想法。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很多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已经下来了。二手房的成交套数,增速放缓了。二手房成交量下降,导致二手房的价格出现下跌。

  最近我在上海住的小区,门口碰到一个中介,连续在小区门口告诉我,房价跌了100万你要不要,这是怎样的迹象,如果接触2008年和2014年危机的时候,这种现象是经常碰到的。未来不排除二手房市场也会因为债务违约抛盘,2008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台湾的企业家将上海的房子卖掉了,当时是半价,为什么?因为要拿钱回去救自己的企业,未来是否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新房市场降价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上海新房市场基本上都是大公司。上海的企业面临巨大的问题,虽然都是大公司,但是去化率不容易。上个月开盘的数据中,有一大半开盘的去化率不到30%,最高的只有14.9%,这么多的项目开盘,去化率不高,说明市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地方政府还在歌舞升平,我们的土地价格还在快速上涨,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我们的市场是否会继续的增长,接下来到底怎么走。

  我们可以从政府的需求来看,市场要保持平稳,维持楼市不能大起大落,让房价不要大涨大跌。聂梅生会长在昨天的报告中讲到了,我们的房价是不可能跌的。政府的诉求也是这个逻辑,在座的各位都持有房产,大家都不希望房产下跌的,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一二线城市供应不足,房价被按住了。如果真的要跌的时候,政府会怎么做?一定会双向限价,三四线城市的需求在透支,增长是乏力。国开行宣布上收审核权,三四线城市的火爆是源自于棚改,我们在过去欧阳先声公众号中知道的,我们在这个微信号中谈到三四线城市火爆是因为棚改货币化导致的。我们将房屋拆了以后,没有新增房子供应的时候,就会购买房屋,就像杠杆一样撬动了市场,房价就上涨了,让更多的人购买房屋。所以,房价上涨是去库存重要的逻辑。

  三四线城市当时讲去库存有三点。1、棚改货币化。2、减供应,只要三、四年不供应土地,所有的鬼城都会去库存。3、房子是买涨不买跌。国开行将审核权上升,因为过去的棚改发放速度过快,过去的四年央行支持了2.6万亿,今年上半年棚改资金发了4974亿,接近5000亿。棚改户是10万套,只需要5800亿元就够了,现在已经花了5000亿元了,下半年棚改的速度会放缓的。

  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未来会慢慢的降下来,未来的市场将面临新的格局,零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的资金来源不充分。我们再看资金来源数据的时候,我们的按揭贷款和国内开发贷款已经趋于负增长,如果没有自筹资金的话,企业难以为继,当然我们在收居民的钱,收客户的预付款,我们加大预付款的比例,因此上半年的资金多了,下半年的资金就会少了,后期到帐的钱就会减少,金融和投资相对会收敛。住宅不降反增,这是怎样的。为什么今年会反而上升,因为一二线城市投资的项目,投资的周期拉长了,本来是12个月可以销售的,政府告诉你不能销售了,房子还要继续建,因此投资就增加了。另外三四线城市追加投资,因为火爆,中小房企在市场中是非常困难的,结果大房企进入,棚改货币化,土地价格拉升,房价上涨,将中小房企解套了,他们又开始拿地了,大企业也拿了很多的地,他们销售了以后,投资就可以继续增加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增加量是短期的现象,下半年是否会持续。随着整体资金来源不足,未来的投资是很难持续的。

  新开工面积的增速是不降反升的,原因是一样的。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比较好,我们要拿地,再开工和卖房子。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很低;一二线城市很低了,但是无法供应。三四线城市的供应比较多,新开工自然就起来了,如果棚改收敛,房价不涨了,需求在高端阶段,很多城市的房价在1万元以上的时候,这个时候,需求就会萎缩,下半年市场很难持续下去。我们也看到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回正,原因跟前面所说的是一样。这个原因我们看到,4—6月份,土地购置面积才刚刚回正,前三个月的时候还是负的。这个原因是在座的大房企,为了上市的业绩,5、6月份是冲业绩,因此将投资拉大了,销售增加了,房企的库存就增加了。未来棚改项目不再的话,未来三四线城市降温的话,土地的购置面积也会归零,零增长区间,不是说正负零,可能是正负5%左右,我们更偏向于正的区间。销售面积已经看到重新向零的过程,商业销售面积接近于零增长,办公进入了负增长区间。住宅虽然在五、六月份有所回升,主要是冲业绩导致的,未来情况很难持续的,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了零增长的5%区间以内。

  当然,如果再推出更多的租赁住宅销售的话,可售住宅的部分就会更难说。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房企的最大风险是现金流,而非负债。我在重庆大学跟学生分享的时候,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存款30万,跟父母借款100万首付,这个时候有风险吗?没有的。因为父母的贷款是永续债,而且不需要还的,加上日常的生活,就没有问题。房企也是这样的,房企的现金流收入可以覆盖运营成本和债务,我们就没有风险的。现在的债务到底有多少,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的销售额是4.59万亿元,同期公开市场募集的债只有3700多亿,除了已经还的,还有2600亿。平均每天还252亿元,只要11天的销售额就可以将债务全部覆盖掉。百强房企的风险非常的低,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整体没有风险,不代表个别房企没有风险,如果有风险,就会拼命的抢夺现金流,就会降价,导致更大面积的房价下降。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恐慌性的抛盘,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风险。

  政策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央行的预见性走在市场的前面。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的观点,已经跟去年,甚至跟2014年以来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观点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不仅仅将去杠杆改变为结构性去杠杆,还改变了力度和节奏,因此央行的把控处于微调的状态,这是理想的。我们将改革的速度放缓了,不提改革而是提稳定市场预期,同时流动性不再是合理稳定,而是合理充足,2016年大水漫灌的时候就是合理充裕。这个时候我们想想未来是怎样的,新一届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确认了这种提法,证明这不是央行一家的想法,而是实实在在已经成为决策者的意志。这种情况下,央行射出了三只箭。1、市场预期稳定,大面积违约的情况就会减少,踩踏就会减少。2、定向防水和降息。3、我们释放MLF,目的就是保证楼市、股市汇市的稳定。如果资金放在房地产的上下游企业,对我们来讲是相对宽松的信号,我们认为楼市调控会延续18个月,中央在2017年的3月份,面临两会。两会之前,调控政策出来了6个月的时间。接下来是“十九大”,为了保持稳定,很多的城市不发预售证,不让卖房子,也不备案了,我们就稳定了。

  接下来是今年的两会,新一届政府上任,不能出现闪失,政府完全决定了我们的市场。去年“十九大”之前,我们修整了观点,我们认为调控将延续未来5年,房住不炒会写入“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未来五年是长周期,定义为房住不炒。过去的小周期,因为市场不好。市场好了以后,再被打压的逻辑不存在了。今年的市场到底怎么看,我们给出新的观点,叫做大稳小乱,楼市将回归零增长。大稳就是不突破上限,也不突破下限。这种情况下,楼市不会大起也不会大落,在此过程中,防范金融危机,控房价,抑泡沫,防风险,这是中央政府的要求,保持稳定的格局。

  从市场来看,大稳的格局被验证了,同时出现了很多小乱,地方政府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动作。住建部一城一策改成一城多策,城市里面更是如此。有的在收紧,有的打压,有的放松,有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小乱不止,使得市场出现了混乱,有人说我们看不清市场,因为我们看小乱的情况下,看不清市场。跳出过去的话,整体市场就是一个大的格局。

  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更大的风险。央行重新放水后,楼市泡沫破裂的情况也降低了,但是放缓了去杠杆的过程,积累了我们的风险,风险越来越大的时候,面临美元加息缩表美元荒和美国经济战,这种情况下,中国稳增长防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未来我们正处在巨大的不确定的风险中,我们只有未雨绸缪才可以迎接挑战,正确的预判,才可以正确的应对,未来我们只有判明大势,价值在握,加速奔跑,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在座的大家共同努力,防止债务违约出现,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家共同奋斗未来的幸福。

(来源:金融界)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6. 6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7. 7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8. 8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9. 9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10. 10越秀·星科源启已取证 国企背书住进公园里的好房子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