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林龙安:房地产业将在大湾区中更加理性地成长

来源:房掌柜  黄颖 深圳房掌柜  2018-08-07 09:44:16阅读量:3971
[摘要]在8月2日的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建设,作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与未来》的主题演讲。

  8月1-4日,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在海南举办。在8月2日的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建设,作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与未来》的主题演讲。快来看看大咖都说了哪些精彩语录。

  (太平绅士 林龙安 图片来源:网络)

  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该由 香港、广州、深圳、澳门 四个核心共同驱动,推动发展。

  2、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处于潜力大、发展快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红利的阶段。

  3、粤港澳大湾区中与曼哈顿相应的是香港,与硅谷相应的是深圳,香港、深圳将发挥双引擎作用,但还有一大部分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更好的发挥中小正式作用。大湾区的内部不同城市需要更加明确和加强各自的地位与分工,实现产业布局协同户部,实现9+2大于11的功能。

  4、机制和创新将打破玻璃门,引进自由的流通。粤港澳大湾区被形象概括为全球独一无二的1234现状“一国两制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大家看得到了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但没有办法实际享受到红利,就好比中间隔了一个玻璃墙,为了实现大湾区各区域融合,我们期待能够看到人才、信息、货物、资本的自由流通。

  5、大湾区的港口、机场的资源有望整合,湾区即将成为环湾快速轨道,一小时交通圈覆盖了湾区的核心区域,两小时的交通圈基本覆盖湾区的城市全部区域。

  6、现在国内知名开发商已经汇集在大湾区,几年前还没有这种盛况,说实话湾区的地不好拿,为什么大家还要进来?因为这里是灯塔,是高地,是未来最快速的区域,全面提升企业开花和运营的能力。房地产业将在大湾区中更加理性地成长。

  7、房地产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大湾区带来的金融政策也将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演讲全文——

  林龙安: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讲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与未来,跟房地产有紧密关系,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在观点博鳌论坛上跟大家聊一聊这个主题。

  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是在大湾区,所以很荣幸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地产界唯一的一个代表出席人大会议,我带了三个议题,其中有两个都是跟大湾区有关,所以有点浅见跟大家讨论。

  粤港澳大湾区里的香港、广州、深圳、澳门,金融发展将推动成为一个一流湾区,大湾区的发展应该由这四个核心正式共同驱动,这是未来一定会观察到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家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地方政府的区划上升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推动内地和粤港澳的深化合作,并且希望大湾区能够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地位和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被寄以厚望,未来将比肩世界一流的湾区,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条件上更优越,常住人口在四大湾区中居于首位,GDP总量,港口,市场,游客旅客总量均毫不逊色,目前人口已经达到了6800万,预计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达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以土地5.6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已经高度开发的三个湾区更为丰富,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均GDP方面、科技准入方面,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可以看到目前处于潜力大,发展快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红利的阶段,大湾区在香港有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还有法制社会的监督环境,可助力湾区进一步对接资本,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实体经济,大湾区内部金融的国际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早的提出者深圳,加快了全球产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有全面发展的底质,融合了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

  众所周知,曼哈顿是国际金融中心,硅谷是科技创新中心,依靠优质港口成为优质创新工业,而这些都可以在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中找到对应。与曼哈顿相应的是香港,与硅谷相应的是深圳,所以在香港与深圳发挥双引擎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湾区还有一大部分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更好的发挥中小正式作用,大湾区的内部不同城市需要更加明确和加强各自的地位与分工,实现产业布局协同户部,实现9+2大于11的功能。

  比如广州基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佛山是轻工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东莞和惠州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珠海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山、江门助力强化综合服务与澳门共同发展国际性娱乐观光旅游产业,个别两三个城市已经快速于是,双引擎驱动下的均衡发展才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终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关键之所在。

  第二,机制和创新将打破玻璃门,引进自由的流通。大家知道,粤港澳大湾区被形象概括为全球独一无二的1234现状,一国两制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我们在两会议案中也看到这种感觉,大家看到了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但是却没有办法实际享受到红利,就好比中间隔了一个玻璃墙,为了实现大湾区各区域融合,我们期待能够看到人才、信息、货物、资本的自由流通。养老保障、文化交流、环保,三地因政策不同还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香港,任何事项都要通过立法会,所以在推动立法会工作的同时,也让香港主动融入大湾区。

  包括在社会民生方面同样需要突破,我提出应当推动更多的香港人才融入大湾区,香港也是世界留学人才就业创业地,我们有统计,世界最好的前二十所大学,大部分留学生首选香港,所以香港是国际人才的汇集地,不少内地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还需要跟国际接轨,香港输出的人才和就业可以很好弥补内地这一短板,企业也通过健全的体系变成一个融资渠道走出去,将会更迅速熟悉国际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制度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互补性,有利注入多元文化,丰富各种因素形成强大红利。

  第三,房地产业将在大湾区中更加理性的成长。我们生活在香港,办公在深圳,对于大湾区飞速发展,有着非常直观的感觉,早上深圳上班,晚上回香港,基本上是一个小时车程,未来在动车方面,城轨全面打通以后,9+2城市前部可以控制在一个小时,你住在香港,上班可以在惠州,东莞,中山都可以,中山的海底隧道马上2021年打通,到香港的距离控制到50分钟,所以大湾区的港口、机场的资源有望整合,湾区即将成为环湾快速轨道,一小时交通圈覆盖了湾区的核心区域,两小时的交通圈基本覆盖湾区的城市全部区域。

  当然,交通的便捷只是开始,并不是说好了就行了,这里有更深入资源分配和管理规划,以广州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机场、铁路、桥梁、隧道都需要以更细致的定位和规划,现在国内知名开发商已经汇集在大湾区,几年前还没有这种盛况,说实话湾区的地不好拿,为什么大家还要进来?因为这里是灯塔,是高地,是未来最快速的区域,全面提升企业开花和运营的能力。

  所以商业、产业、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业务也非常吸引人,东莞、佛山、惠州位于深圳周边的城市,直接承接深圳外溢需求的地产业落脚点,现在香港立法会基本通过,香港拿出一平方公里,广东拿出两平方公里,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做三平方米的自由贸易区,以后可以引进中东、西欧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来,生活在香港,工作在深圳。落马洲会打造成国际创新中心,在商贸、法律、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开放,粤港澳科技创新平台在打造,前海、南山、珠海、中山、江门等经济重点平台将对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从金融的角度看,房地产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大湾区带来的金融政策也将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香港国内资本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在香港融资窗口还是比较好的。所以说平台相对来讲,比国内更有竞争力。

  2017年已经收购惠州项目,正在密切中山、珠海等机会,我们提出上海和深圳的双总部,所以我们在深圳南山买了一栋自己的总部大楼,除了传统住宅产业以外,我们今年和航天部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希望在大湾区中山和东莞能够落地,航空新型材料、航天卫星遥控、航天空间站体验机,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航天高科技产业落地在大湾区,同时也为大湾区提供更高端的医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辉煌壮阔,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参与这世界的篇章。

  香港也在大力推动引进人才,所有在美国、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如果毕业以后愿意到香港落户的,香港政府现在是敞开的,而且我作为人大代表也在推动这个落地,但是一定要注意,毕业以后,不能回到内地找了工作再来香港,谢谢大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6. 6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7. 7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8. 8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9. 9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10. 10越秀·星科源启已取证 国企背书住进公园里的好房子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