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宇嘉:市场下行和体量稳定的楼市供给侧改革新气象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2-21 10:54:12阅读量:9218
[摘要]今年1月的全国楼市数据尚未发布,但从主要城市交易情况看,预计1月全国商品房成交走势很难延续2018年底的“翘尾回升”行情。

  今年1月的全国楼市数据尚未发布,但从主要城市交易情况看,预计1月全国商品房成交走势很难延续2018年底的“翘尾回升”行情。进而,2016年以来持续3年的“小阳春”,今年一季度估计难续。2018年12月,基于年度业绩和资金链双重压力,开发商积极推盘、理性定价,加上高价盘网签松绑,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9%,告别连续3个月负增长,助推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首次站上17亿平米,再创历史新高。而今年1月,根据克而瑞统计,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2146万平方米,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1%和14%

  其中,一线城市成交197万平方米,环比锐减39%,同比增加17%,但较2018年月均成交量仍有3%的下降;26个热点二三线城市,1月成交1949万平方米,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0%和16%。热点楼市交易明显回落,季节性影响是主因。一般来说,冲刺全年业绩后,新一年的1月,供求往往双双下滑。克而瑞统计,2017和2018年的1月,30个城市供应分别下降43%和50%。2018年,政策面和资金面“双紧缩”超以往,而初期开发商对当年市场预期普遍乐观,年度业绩压力之大为近年来少有,导致冲刺年度业绩后惯性回撤幅度更大。

  今年1月份,30个城市供应环比、同比分别下降了54%、8%,环比降幅为近年来最大;其次,高基数也是重要原因,作为可比基数的2018年1月,全国楼市延续2017年去库存、棚改两大红利最集中释放后的火热行情,30个城市单月销售面积在高基数上同比增长10%。同时,2018年开发商普遍祭出“快周转”大旗,根据克而瑞统计,当年1月份TOP40开发商销售面积比2017年1月份增长78.1%。作为TOP3的碧桂园、万科和恒大,单月销售额都超过了600亿,但今年1月份,这三家企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5.6%、42.4%和33.3%。

  根据克而瑞统计,今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面积4393.8万平米,同比下降16.3%,销售金额5793.3,同比下降14.6%。其中,TOP10、TOP20、TOP50、TOP100销售金额分别下降34.4%、21.1%、17.5%和14.6%。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百强销售规模下降,意味着1月全国楼市交易或延续去年9月以来的下滑态势。不过,百强中主要布局在中西部和三四五线城市的中小房企,1月销售下滑幅度较小,这或许与三四五线城市处于楼市轮动式回升的末梢有关。社科院住房大数据实验室监测,2018年12月,118个样本三四线城市中34个城市房价在上涨。

  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500多个四五线城市,其楼市当前整体还处在高位上,在三四五线密集的中西部占全国市场份额近60%的情况下,预计1月全国楼市下滑幅度较小。截至2018年,全国楼市连续4年回升、量价连续3年创新高,这是从未有过的热度。从政策、资金、供求等基本面看,考虑到三四线楼市开始见顶,已公布数据的19个省市,今年棚改计划开工量平均下滑21.3%。再加上,2018年上半年全国楼市继续上攻,高基数效应贯穿今年上半年,预计2019年上半年全国楼市整体呈下行态势。从全年看,楼市交易量降幅在10%左右,维持高位平衡。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新房待售面积连续3年减少。根据克而瑞统计,今年1月30城库存消化周期为11.5个月,远低于警戒线(18个月)。

  其次,从近2个月的数据看,一线楼市成交同比反弹,或告别连续2年下滑并开始企稳。一方面,这与一线城市最先调控(始于2016年10月)、“刚需”体量大等有关,积蓄的需求低位入市;另一方面,也与近期按揭利率下降主要发生在一线等热点城市有关。2019年,经济回落预期叠加流动性宽裕,银行基于防御考虑而争夺按揭份额,一线楼市的安全垫最厚实。一线楼市稳定了,考虑到轨道交通再启,都市圈成为新增长极,重点区域楼市也将趋于稳定;再次,二线城市明显分化,热点二线城市库存周期普遍在5-6个月,加上2017-2018年“抢人大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公共服务优势突出,热点二线城市的楼市也会较稳定。

  非热点二三线楼市、都市圈外的三四五线楼市,2019年将整体上回落,春节“返乡置业”遇冷已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当三四五线房价上涨预期消退后,基于溢价红利的返乡置业冲动就消停了。特别是,2018年国家大力建设都市圈、发力区域振兴、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各省也积极打造“强省会城市”,而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热点城市,普遍祭出“抢人才”的重磅利好,针对外地人或非户籍的户籍和公共服务藩篱也打破了,新市民和大学生扎根大城市、都市圈的愿望有了实现的路径。近期,某地产研究机构发布的《2019返乡置业报告》被热传,被认为返乡置业中坚的90后及95后,他们更认可家乡省会、新一线及一线城市外围。

  因此,2019年热点城市和区域楼市是稳定的,但其冲抵不了上千个三四五线楼市回落的影响。考虑到体量巨大,三四五线楼市在2019年整体下行,将对全国楼市运行产生较大冲击。相比10年前,当前楼市体量上了好几个台阶,全国楼市哪怕10%的回落,对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内需,对地方财政和基建投资,对过剩产能的化解等,可能都不是好消息。经济“稳中有变、变种有忧”的基调下,楼市调控政策也见顶回落,权力下放、“千城千策”是调控新基调,这意味着2019年广大三四五线城市会松绑过时政策。但是,这不意味着“托底”会逆转楼市走向,因为去库存、楼市去杠杆、棚改这三大动力同时褪去的影响太大了。

  不过,楼市下行对经济的冲击开始减弱了。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量价、土地出让收入都创新高了,但房地产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仅增长3.8%,四季度仅增长2%,创2015年二季度以来的单季新低。看来,靠资本形成、地价房价上涨的楼市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拉动越来越弱,回归实体经济是国家对楼市的新定位。未来,限价以挤压地产虚高盈利常态化、集体土地入市、租赁住房发展、低成本区域开发,这是房地产和人口城市化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也是房地产回归实体经济的唯一路径,近期的楼市政策已开始向这个方向转移。因此,面对商品房下行,最关键的货币政策定向原则、税收“加成本”原则、防止资金违规入市的“去杠杆”原则,这些都不会改变,商品房市场下行态势也难以改变。不过,回归实体导向的供给侧改革,体量保持稳定,行业开工、投资继续上行,缓解了商品房下行的负面冲击。

(来源:李宇嘉地产笔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7. 7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8. 8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9. 9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10. 10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