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宇嘉:深圳“高房价”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3-04 11:09:00阅读量:8293
[摘要]站在201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家都很焦虑和迷茫,即便领先多个身位的“千万资产”者,也不例外。

  1

  有这样的“父母官”,确实是深圳这个“网红城市”的福气!

  退休4年、14万字,原深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张思平的《深圳住房制度改革和房价调控》,分三期连载于作为国内财经类刊物“一哥”的《财经上》,反响不小,可见其心系深圳的拳拳之心。以《重启深圳住房制度改革》为题,“两问一答”:《高房价何来?》、《高房价管得住吗?》、《总结四十年得失,警惕房改偏向》。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剖析深圳楼市的杰作,飨以读者。

1

  溢美之词暂不言,谈谈张市长的逻辑吧,顺着这个逻辑,分析深圳“高房价”的真正原因,“二次房改”能否成功,未来深圳楼市走向,最后是投资置业的建议。站在201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家都很焦虑和迷茫,即便领先多个身位的“千万资产”者,也不例外。捂好自己的钱袋子、筑好资产的“护城河”,需要认识深圳楼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顺着张市长的逻辑,我也分三篇。

  2

  大道自然,“今天之果,昨天之祸”,解剖深圳楼市这个“世纪难题”,张市长的分析格局很高远。住房保障制度出了问题,在张市长眼里,这是深圳楼市问题(高房价、住房难)的根源。但问题是,放眼全世界,但凡住房保障做的好的,覆盖率高的,商品住房价也一样高啊!拿深圳政府文件中常作为“指明灯”的新加坡和香港来说,二者保障房的占比分别为80%和50%,但历年来,二者房价在国际范围内处在“TOP10”。德国的保障也很好,57%的人租赁,政府还严格限制房价、租金涨幅,炒作被视作犯罪。但近几年柏林、法兰克福房价、租金在欧洲涨的最快。

  根源在哪?发达国家(地区)的保障,目的是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空间保障,这与商品房市场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两个隔离的市场。另外,即便严刑酷法,也挡不住人口流入和避险资金涌入啊!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房价、租金上涨,本质上是2012年债务危机后,避险资金和人口大量涌入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德国。政策再严厉,也抵不过市场的力量啊!所以,房价碍不着保障房的事!

2

  图德国被誉为房产最具投资价格的欧洲国家

  3

  深圳的问题在哪?思平市长认为,没有把非户籍人群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这是深圳最大的失误。大错特错!深圳1041万套住房中,占比51%的城中村、占比21.6%的园区集体宿舍,这就是最好的保障。2008年时,租金成本只有市场租金水平的1/3-1/4,国内任何城市都无法媲美。当然,2008-2017年大规模的更新和旧改的这10年,也是消灭低成本空间的10年,租金也涨上来了。

24

  图深圳市各类住房面积占比

  那么,为啥深圳房价暴涨、买房难呢?根本上,深圳尽管特别,也逃不出我国特有的地方行为模式,即经济增长导向下的“官本位”。将增长和政绩放在第一位,就不可能将供地大规模留给保障房。

  这就是为什么?张市长说,2005-2015年,深圳保障房建设规模与市场商品房建设的比例大体上在1:9,即商品房建设占深圳住房建设总规模的90%,保障房只有可怜的10%。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2011-2015年),深圳保障房建设的宏图大志(计划建设规模分别为17万套、24万套),最后的业绩(建了多少、分给谁)不好意思拿出来说。“十二五”(2011-2015年),张市长说深圳保障房做得不错,但这是在国家3600万套政治任务下,加上补“十一五”欠账,才获得的业绩。即便如此,也并未完成。

  4

  说深圳不依赖“土地财政”,这是世纪大谎言。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土地依赖度并不低多少,只不过,相比京沪杭等动辄超过1000亿的土地出让金规模,深圳显性土地出让收入较低罢了(400亿左右)。但事实上,深圳近20%的直接地方税收靠地产,每次税收下滑,地税就苦言,“地产是祸根之一”。

  没有土地,哪有前海开发(前海基建成本就要3000亿)?先卖了地,搞好基建才能搞产业;没有土地,哪有深圳地铁的“东突西进”?地铁在全球都是亏损的,香港地铁之所以能盈利,靠的就是地产。“有样学样”,深圳地铁是深圳最大的“地产商”,就连万科也要“抱着个大腿”;没有土地,哪来招商引资?企业来了,你不给地,不给办公楼,不包揽企业员工的保障房,企业就走了,因为隔壁城市马上给;没有土地(发展空间),估计不会有“任正非之问”(深圳房地产太多,没有大块工业用地了),很多企业也不会走。

  5

  增长和政绩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城市空间需求早早地依靠旧改,就必须保持地价和房价稳中有升,至少不能下跌,这事实上就给市场一个“背书”。进一步讲,增长和政绩放在第一位,加上官员任期有限下的考核,“短期化”行为普遍,1041万套住房中77%的保障房(城中村和园区宿舍是事实上的保障房),也逃脱不了被拆迁的命运,因为在官员眼里,这是“价格洼地”、“容积率洼地”、“用途洼地”。腾出来以后,不管是搞商品房开发,还是搞创新园区开发,或者招商引资(知名企业都要地要房),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形象、税收等等,都是“百利无一害”啊!

  张市长还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就深圳谈深圳”,没有把深圳的问题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待,这是地方官员谈问题普遍犯的错误。比如,张市长说,1990年-2003年原特区内中心区房价大体上在每平方米4000-5000元之间,原特区外的房价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年增长速度通常在5%上下,直到2004年深圳房价才突破了每平方米6000元。但那段时期,上海、北京的房价也相对较稳啊!深圳房价从2005年的6000元暴涨到2015年每平方米5万元以上,但这一时期,北京、上海也同样暴涨到5万左右啊!难道就深圳在住房保障上、调控上,犯了错误不成?

  6

  原因在哪里?就在于2003年(国家18号文)确立房地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2008年以后,外需导向的制造业见顶回落,向内需和创新主导的转型困难,经济走上靠货币发行支撑投资增长,地方高负债运行的轨道上。不管是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都是由房地产带动的,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带动上下游制造业投资;另一方面地产给基建投资输血。“地产+融资”的加速器,完全迎合了这种增长模式和地方诉求,深圳也不例外。

  当然,深圳的年轻人口多,承担杠杆意愿强,加上创业氛围浓厚,商品住房供地的“瓶颈”一直突破不了,金融中心的地位能提供更多“杠杆炮弹”,房价上升更快罢了。不过事实上,过去10年(2008-2017),不仅是深圳,其他热点城市房价暴涨,逻辑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深圳涨的更快一些。

  这一篇就谈到这里,主要是分析深圳房价暴涨的原因,下一篇就张市长所言的纠正过度市场化的“二次房改”,深入探讨一下,这个“二次房改”制定的出发点,以及能否真正解决深圳高房价、住房难的问题,特别是对深圳楼市未来的影响有多大。最后,第三篇分析一下未来深圳商品房价格走势及置业的策略。

(来源:李宇嘉地产笔记 作者: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金融方向)博士 李宇嘉)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7. 7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8. 8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9. 9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10. 10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