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邓海清:投资企稳房地产风险上升 债券牛市并未结束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3-15 10:44:42阅读量:3289
[摘要]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去年显著回升,2018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9.5%,2019年1-2月大幅回升至11.6%。

  2019年1-2月工业增加值5.3%,剔除春节因素6.1%,市场预期5.6%,前值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市场预期8.2%,前值8.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1%,市场预期6.1%,前值5.9%;房地产投资增速11.6%,前值9.5%。

  经济数据整体中性偏弱

  工业增加值低于市场预期,“剔除春节因素”的工业增加值高于市场预期,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与市场预期持平,房地产投资高于前值,房地产销售、新开工大幅回落。整体看,数据有好有差,好的地方在于剔除春节因素的工业增加值好于前值,消费、固定资产、房地产投资企稳或回升,差的地方是工业增加值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房地产销售、新开工均大幅回落。

  我们对于2019年经济的整体看法是筑底和弱势震荡,经济大幅下行风险不大,但经济快速反弹可能性同样较低。

  工业增加值触底可能性较大

  统计局罕见公布了两个工业增加值数据,一个是5.3%,一个是6.1%,其中前者是实际增速,后者是剔除春节因素后的增速。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与2019年类似的2011年、2016年,均存在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低于当年3月的情况,也就是说确实存在1-2月工业增加值低估的问题。由此可以推断,2019年1-2月工业增加值大概率是近期底部,3月反弹可能性很大。

  分门类看,与12月相比,采矿业同比增速显著回落,制造业增速略微回升,电力热力等大幅回落。从历史看,2016年并没有出现采矿业同比增速回落,采矿业增速回落难以用春节因素解释。从PMI来看,基本也符合1-2月生产季节性下降,3月季节性回升的特点,我们推测3月工业增加值大概率回升。

  消费数据略超预期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底部8.1%在2018年11月的可能已经出现,2018年12月和2019年1-2月均为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际应该是好于市场预期的,因为春节期间的多重数据、汽车销售高频数据等均指向消费会进一步下滑,但并没有出现。

  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汽车销售数据。1-2月同比-2.8%,而2018年四季度均值在-8%左右,汽车销售同比大幅反弹,但中汽协的汽车销售同比1-2月较去年四季度小幅下降,创历史最低增速;从基数效应看,两者差异更大,2018年1-2月是统计局的高基数,是中汽协的低基数,但结果却与基数效应完全相反,统计局的汽车与中汽协的汽车销售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考虑到居民房贷压力居高不下,收入预期不明朗,我们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强反弹可能性较低。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拐点最早出现,在2018年7-8月左右,回升时间已经持续半年左右。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时间最久、幅度最大、出清程度最高。

  但我们可以发现,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升幅度非常微弱,半年时间仅仅从5.3%回升至6.1%,这与历史上远高于GDP增速的投资增速完全不可比。

  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疲软可能成为常态。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投资增速维持弱回升趋势是大概率事件,对经济难以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

  从基建投资增速看,确实出现回升,但幅度较弱。2019年1-2月基建投资增速4.3%,较2018年累计增速3.8%有所回升,但是幅度很弱。基建投资增速的拐点同样出现在2018年8月左右,与地方债发行加速、宽财政加码有关,但从效果上看,实际是持续低于市场预期的。

  从以往经验看,基建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GDP增速是常态,而目前的情况完全相反,基建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gdp增速。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束加强,导致开正门难以弥补堵偏门,地方政府考核方式变化导致地方政府积极性下降,中国的高基建投资依赖症改善等。

  对于2019年,我们认为基建确实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拉动程度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

  房地产数据严重分化

  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去年显著回升,2018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9.5%,2019年1-2月大幅回升至11.6%,这一回升可能与施工面积回升有关,施工面积增速由5.2%回升至6.8%,从类型看,住宅是绝对主力,表明确实存在2018年拿地高峰、新开工高峰之后的补施工,以及在低库存下的赶工。

  但房地产销售、新开工、到位资金增速均断崖式下行,一般而言这三项是领先指标。房地产销售额由前值12.2%下行至2.8%,新开工由17.2%下行至6%,到位资金增速由6.4%下行至2.1%。这表明,房地产领先指标确实在恶化,1-2月个别地区的房地产回暖可能是局部和个案。

  2019年经济究竟能否企稳回升,房地产是一个关键因素。利好的因素在于房地产的库存已经降至2014年以来最低,以及地方政府因城施策、边际放松,房贷利率普遍下调,均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但不利因素在于,在高房价、居民高负债、2018年房地产销售超预期的情况下,2019年若出现销售下滑,则房地产整体预期将显著恶化。

  避免对经济形势的两种误判

  结合2月经济数据看,我们整体认为需要避免两种误判:

  第一种误判是认为经济断崖下行,进而采取强刺激手段。我们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增速中枢下降符合中国经济体量和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变化,不应因为经济放缓就极度悲观,进而采取强刺激手段,导致更长期的、更大的问题。

  第二种误判是认为中国经济将很快复苏,对经济盲目乐观。从国内讲,增长动力切换需要时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转型成功,从加杠杆主体看,民企融资能否落实有待观察,房地产数据已经出现领先指标加速恶化迹象,房地产风险在加剧;从海外看,全球经济预期不断下调,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已经摇摇欲坠,中国经济出现很快复苏、V型反弹的可能性很低。

  重申债券牛市并未结束

  我们认为,2019年经济维持底部震荡的可能性较高,利多因素包括支持民企政策宽信用拐点基本确定,减税效应逐渐显现,基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拐点已过,国际贸易政策条件改善;利空因素包括难现过去的基建、地产、居民、国企、地方政府加杠杆,房地产上行还是下行尚难判断,海外经济恶化趋势难以改变等。

  我们不认为2019年经济将出现显著回升,这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可能性非常高。

  从2013年和2016年的经验教训看,如果央行过快的收紧货币政策,之后很容易出现经济的加速恶化,这意味着此轮央行宽货币的时间将比过去更长。我们不否认经济出现某些方面的边际改善,这决定了债券市场出现疯牛的可能性极低,特别是以基金、券商资管等为主的市值法计价机构,经历2016年三四季度的惨痛教训之后,更不可能重现横扫长债乃至超长债的非理性行为。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债券牛市已经结束。我们认为经济最乐观的情况是底部企稳、略微回升,这种回升离不开低利率环境的支持,同时经济超预期恶化的因素目前并不能彻底否定。

  从央行货币政策来讲,我们认为在降低成本是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背景下,央行维持现状是基点,若出现风险则可能加码宽松,这决定了长债上行空间很小。

  从历史上看,央行紧货币往往需要两个条件的共同具备:一是经济回暖,二是风险累积。2013年下半年、2016年三季度均出现经济的显著回暖,2013年是非标风险累积,2016年三季度是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同业乱象。站在当前看,经济方面,经济企稳可能性较高,但显著回升可能性较低;风险方面,唯一的风险点是票据套利,但这已经基本被遏制,不应引发货币政策的转向,其他风险点需要的都是宽货币而不是紧货币,例如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下行风险等。

  从货币传导来看,目前央行政策思路是将货币市场利率向其他市场传导,若此时出现债券市场的整体性利率上行,无疑与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的方向相悖,若货币市场向债券市场的传导都失效,我们难以想象货币市场还能向什么市场传导。

  货币市场利率与长债之间的利差,目前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剔除紧货币时期,例如2013年下半年、2016年底-2017年等),若央行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现有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则长端债券已经具有配置价值。

  我们认为,债券牛市结束需要多重因素,而不应仅仅看到社融拐点、经济企稳,就轻言债牛结束。我们认为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基调的时间将较市场预期更长,相应债券牛市持续时间也将长于市场预期,在当前时点,理性策略是越跌越买。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海清FICC)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