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吕韬:落户0门槛 今天这个城市成了宇宙中心!

来源:金融界  吕韬 深圳房掌柜  2019-03-22 09:19:39阅读量:6908
[摘要]这几年石家庄的房价就和城市规划一样,可谓三年大变样,一路狂涨!

  这两天,宇宙的中心变了!

  变成一个号称“全球第一庄”的地方,石家庄!

  以前,抢人还要有底线,起码学历要看。19日,石家庄正式扒掉抢人大战的最后一层底裤,向全球宣布:甭管有没有学历,是人,都抢!

  新华社19日消息,石家庄公安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中明确: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

  未来,来石家庄落户只需要两样东西:身份证、户口本,什么社保啊,学历啊,积分啊统统不需要!

  这一刻,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终于高光了一把!

  事出必有妖!为啥偏是石家庄?

  完全放开户籍,在中国真的可以载入史册了。没想到,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石家庄抢了先!

  俗话说,事出必有妖,为什么石家庄这么火急火燎地开先河,吃螃蟹?

  参考此前抢人大战的发展,拯救楼市也许才是首要目的。

  这逻辑对吗?可能,真对。

  这几年石家庄的房价就和城市规划一样,可谓三年大变样,一路狂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数据,以2015年为基准,石家庄的房价是上涨了44.6%,排名仅次于西安、上海、合肥、厦门、武汉、南京、广州、三亚,名列全国第九。

  2017年,石家庄的房价还曾经登顶全球涨幅前十!

  就实际感受来说,其实44.6%的涨幅远远低估了石家庄房价的上涨幅度。目前尽管房价较最顶峰有所回落,但相较于2015年,普遍上涨1倍的绝对不在少数。

  石家庄新闻网,2017年年初曾经报道,2016年石家庄的商品房上涨幅度就达到了63%,中心城区涨幅更是达到了76%!当年的均价就已经突破1.5万。

  如今石家庄核心区房价2万也只是平均水平。

  石家庄房价能够飙涨,宏观的原因人人都知道,但专属于石家庄的因素可能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比如石家庄这几年城市改造,拆了大量的城中村,棚改货币化养肥了不少人,也养肥了房价;再比如,石家庄房价猛涨的时间和一线开发商蜂拥而入的时点几乎完全匹配。

  融创、恒大、保利、万科们携手坐庄,组团作战,拉高地价,抬升房价,绝对不可小觑。

  2016年到2018年,石家庄房价涨得最猛的区域裕华区,恰好同时也是一线房企拿地,卖房最多的区域之一。

  所谓明星项目,高端楼盘,名企加持,品牌效应,裕华区这房价就和火箭一样,猛蹿!

  再有,石家庄市政府其实也无心插柳,比如2016年房价火热的时候曾经出台过《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修订版)》,进一步降低容积率,变相减少住房供给。

  房价短期之内大涨,GDP增速却长期低迷。

  近来年在省会层级的GDP增长上,石家庄的增速仅仅比东三省、内蒙、新疆、甘肃等地省会强一点。丝毫看不出这是曾经的GDP排名第六的经济强省省会。

  加上人口流入每年仅仅个位数,石家庄房价绝对称得上虚火旺盛!

  《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石家庄的售租比高达824,远远偏离300左右的正常水平,全国排名也仅次于厦门、廊坊、惠州排名第四。

  房价收入比方面,石家庄目前排名全国前十,高于房价同样大涨的合肥和南京等地,收入比达到15,也就是说不吃不喝需要15年才能买房。

  另一个表现石家庄楼市虚火旺盛的例子是空置率。

  根据2018年年底石家庄供热管理中心的表述,石家庄之所以成为全省唯一还在收取空置房热损费的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石家庄空置率太高!

  据供热中心负责人透露,石家庄市住房现状有“二八现象”,即20%的人群有多套房子,一套居住,其它空置;80%的人只有一套房,不可能空置。用初等数学毛估估这空置率可能也在15%以上。比一般10%空置率合理水平高出不少。

  既然是虚火,那么一旦市场降温,很可能就会出现下跌风险。

  根据世联行(6.32 +0.80%,诊股)的数据,2018年石家庄楼市已经陷入寒冬。

  以2018年的去化速度计算,在世联跟踪的45个城市中,去化周期高于 18 个月的有石家庄、厦门、北京、天津、昆山,分别为56.2个月、37.8 个月、35.5个月、18.6个月、20.5个月。

  56.2个月意味着石家庄的房子需要卖 4.68年,远远超出正常8到12个月的去化周期水平。

  而石家庄去化周期高企最主要的原因是,卖不动了,也就是需求端持续性的疲弱,短期大涨透支了民众买房的购买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直风光无限,领跑石家庄楼市的裕华区,最先风光不再,销售均价跌落到桥东等真正配套成熟的老城区之后。

  正应了那句话,当潮水褪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楼市亚历山大,谁最头疼?

  也许是石家庄政府。房价跌了的社会问题不多说,财政压力就足够石家庄吃一壶的。

  根据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统计,石家庄增幅全国第三,金额为454亿人民币。

  石家庄2018年财政收入是多少呢?石家庄官方的数据是全部财政收入为1076亿。土地出让金占到了全部财政收入的42%!如果再加上其他和房地产相关的税费,占比可能会更多。

  所以,石家庄楼市这么冷下去,最先扛不住的无疑是石家庄市政府。

  楼市调控有种说法,叫哪里管得越严说明哪里火,哪里放得越松说明哪里怂。

  目前看来石家庄显然属于怂的那种。怂到敞开肚皮,全国通吃,不讲究,吃相可能也不会太好看。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少城市觉得自己配套好,底蕴足,如果全面放开,可能覆水难收,人潮拥挤,好事变成了坏事。

  而石家庄不考虑这么多,只管开放,这说明要么其城市层次还不够,要么就是十万火急,顾不了那么多了!

  最尴尬的省 最尴尬的省会!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会之一,石家庄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比较悲催。

  悲催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尴尬的省,尴尬的省会。

  河北人都知道,河北最重要的任务是捍卫京畿。

  网上有个段子形容京津冀中河北的尴尬地位十分形象。

  段子是这样:

  京 : jing

  津 : jin

  冀 : ji

  这告诉我们:北京不要的给天津,天津不要的给河北,到河北这就没剩啥了….

  就这样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说正经的,从定位来看,北京市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经济……无所不能的中心;天津是直辖市、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航运中心、贸易港,而河北呢?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河北建设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这些年产业升级试验区等重要概念还没看到大面积落地,反倒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功能日趋明显。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为了京津冀天蓝蓝,水清清,河北把支柱产业钢铁、煤炭、化工、制药、纺织能停的停,能关的关。

  有朋友戏称,河北是北京天津的菜篮子、水源子,和北京人的养老胜地,确实不无道理。

  河北省老动力熄火,新动力还不成火候,造成全省经济增速5年低迷!从2014年开始GDP增速长期低于全国水平,属于中国拖后腿的省份之一。

  第二,省内唐山压制,缺乏一哥风范。

  既生瑜何生亮。相比于唐山的厚重底蕴,石家庄几乎是从零开始。这导致河北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其实是长期分离的。

  这些年流行所谓首位度概念,这是因为绝大多花省份发现,倾全省之力只可能打造一个核心。摊大饼,搞均衡,对于全省经济的发展反而是拖累。

  素以均衡著称的山东都开始打造济南首位度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对于河北来说,石家庄似乎很难从唐山手里完全拿过经济核心的地位。

  从GDP的变化来看,2017年唐山和石家庄的差距是645亿,而2018年这一差距已经变成了873亿,不减反增。

  超不过唐山就算了,未来雄安建成之后,石家庄究竟是能够受益于雄安的外溢效应呢,还是被虹吸效应吸走呢,这里面的道道想想就头疼。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打破脑得也想不出石家庄目前能够靠什么突出重围,靠动漫?靠山寨狮身人面像?

  难,真难!

  既然,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吸引力,那可能也就在户籍上多下下功夫,才能和同行城市一较高下。

  所以靠一般的逻辑抢不过别人,那就来把狠的,一撸到底!

  最后多说一句,户籍放开是大势所趋,但因地制宜,张弛有度,掌握好节奏可能更重要。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购房补贴、定向礼包 多地“金九银十”楼市优惠加码
  2. 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出台政策超470条 持续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
  3. 3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4. 4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5. 5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6. 6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7. 7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8. 8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9. 9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10. 10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