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迅雷:消费专题研究——成也地产 败也地产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6-13 10:23:25阅读量:4394
[摘要]201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大幅回落,究竟是居民加杠杆抑制了消费,还是去杠杆拖累了消费?

  消费专题研究之一

  201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大幅回落,究竟是居民加杠杆抑制了消费,还是去杠杆拖累了消费?关于背后原因的讨论有很多。地产和消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未来消费走势又将如何?我们不妨先从居民的资产配置结构说起。

  中泰宏观每周思考第33期

  摘要1、居民财富:六成押注地产。我国居民部门直接配置的房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6%,考虑到2016年之后的这一波房地产繁荣,截至2018年底我国居民持有房产的总市值至少在200万亿以上。如果考虑到居民间接配置的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我国居民六成资产配置在了房地产及相关的领域。

  2、财富+收入:地产主导消费。房地产才是主导我国消费波动的重要力量。根据我们的测算,房价上涨时带来的财富增长要远远快于居民收入增长。房价涨得多的城市,消费的相对表现也更好,房地产有巨大的财富效应。另一方面,我国1/3左右的经济增长,是由房地产直接或者间接拉动起来的,房地产的收入效应也很强。所以房价上涨对消费是双带动,下跌对消费是双拖累。

  3、买房变穷了?没买房的更穷。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来看,我们发现居民加杠杆抑制消费的现象并不明显,反而是加杠杆的速度和消费增速显著正相关,而且房地产相关消费增速和其他非必需消费增速是同涨同跌的,并没有表现出房地产相关消费多了就抑制其它消费的现象。所以2018年以来我国消费增速的下行,主要原因不是加杠杆加太多,而是因为加杠杆加太慢、房价不怎么涨了。

  4、地产盛宴尾声,消费注定承压。刺激房地产很难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永动机”。我国居民杠杠率、房价均已达到高位,就意味着继续刺激的空间有限。若进一步刺激,短期状况会好,但长期风险更大;而若不刺激,短期就会面临回调压力。这是经历了三轮刺激之后必须面临的两难选择,而短期来看,房地产周期退潮情况下,其主导的我国消费走势势必要面临下行压力。

  1居民财富:六成押注地产

  房地产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配置资产。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公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截至2016年底我国居民部门总资产有358万亿,其中有164万亿是房产,占比高达46%,接近居民总资产的一半。2008-2016年间居民总资产增量中,有45%是房产贡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我国居民储藏财富最重要的手段。相比之下,居民的金融资产只有180万亿,而其中一半以上是现金和存款(94万亿)。

  如果考虑到2016年之后的这一波房地产繁荣,截至2018年底我国居民持有房产的总市值至少在200万亿以上。2017-2018年两年时间内,我国百城住宅价格指数上涨了13%,所以即使居民不再新购房产,之前购买的存量房产账面上也“浮盈”了20万亿以上。再加上两年内居民增持的房产有近24万亿,2018年底居民部门持有的房产总市值或在208万亿左右。

  而且,NIFD对房产的测算还可能存在低估,实际居民持有的房产总规模可能要大得多。我们将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数量、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宅平均单价三者相乘,估算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房产的总市值,截至2018年底的结果大概在270万亿左右。

  由于数据匮乏,我们还没有考虑县、镇、农村地区房产的市值,如果考虑进去,全国房产总市值或能在300万亿以上,大多数其他测算甚至也都在这一数值之上。

  事实上,我们居民不仅直接持有房产资产,还间接持有了很多与房地产市场走势相关的资产。例如居民将钱存入银行,而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债券、非标等途径,又将居民的部分资产间接配置到了房地产领域。同样的道理,居民购买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也有部分会最终流向房地产领域。

  如果将这些都考虑在内,按照NIFD的数据口径,截至2016年底我国居民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房地产相关资产或有207万亿人民币,占居民总资产的接近60%,即有六成资产配置在了房地产及相关的实体领域。

  2财富+收入:地产主导消费

  居民将大量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当房价上涨时,居民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房地产相关资产都会享受增值收益,财富增长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2017年我国70城房价涨幅为5.2%,房价上涨带来的存量房产增值就有9万亿,而当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加了4.6万亿,只有房产增值的一半。

  同样的道理,2018年我国居民房产增值规模更是高达14万亿,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3倍还要多。除了房产以外,由于居民配置的债券、股权等其他资产很大程度上也和房地产有关,房价上涨时也会享受增值收益。

  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增速大多数时候都远远落后于财富增值。

  所以我们发现房价涨得多的城市,消费的相对表现也会更好一些。例如在2015-2016年小城市房价大幅回落时,小城市的消费走势也明显落后于大城市。2017年以来,小城市棚改继续刺激、大城市地产调控收紧后,小城房价涨幅遥遥领先于大城市,消费增速上的优势也明显扩大。

  除了财富效应外,我国房地产对消费的影响还体现在收入效应上,因为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根据我们的测算,每1单位的房地产行业的GDP增长,能够合计拉动1.6单位的其他行业的GDP增长,房地产对采掘、金融、金属冶炼、非金属制品、批零等行业的拉动作用尤其大。过去十年里,我国1/3左右的经济增长,是由房地产直接或者间接拉动起来的。

  所以房价上涨对消费是双带动,建房子增多会拉动经济,房产增值会增加居民财富,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都是正向的;而房价下跌对消费是双拖累,建房子减少会拖累经济,房产价值止涨拖累财富增长,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都是负向的。

  考虑到房地产在经济中的体量,以及我国居民在地产配置上的体量,主导我国消费波动的其实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3买房变穷了?没买房的更穷

  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往往意味着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和债务负担的加重。所以关于房地产和消费的另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居民加杠杆买房是否抑制了消费?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来看,债务抑制消费的现象并不明显,加杠杆越快反而越促进消费。我们发现,各主要经济体的居民杠杆率和消费增速确有一定负相关,即居民债务水平越高,消费增速越低,但这种相关性在统计上是比较微弱的。

  我们发现更显著的结果是,各经济体居民杠杆率的变化和消费增速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居民杠杆率上升、加杠杆时,居民消费增速反而会越高,且加杠杆速度越快,居民消费越好;而当居民杠杆率下降、居民去杠杆时,居民消费增速反而是降低的。

  其实背后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即使居民债务负担已经很重,消费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这个时候居民仍在继续大规模借债,消费还是有资金支持的,短期仍有可能维持高增长。更何况居民借债主要购买的是房产资产,房价上涨的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会对消费有拉动作用。

  所以居民杠杆率高问题不大,只要居民还在继续加杠杆、房价还在上涨,消费还是会不错;而更应该令人担心的恐怕是居民杠杆高、而居民还在去杠杆、房价在下跌的经济体,消费就会更低。

  而且我们还发现,房地产相关消费增速和其他非必需消费增速是同涨同跌的,并没有表现出房地产相关消费多了就抑制其它消费的现象,这也说明房地产带来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

  我们也考察了其它经济体的情况,发现哪怕是居民债务负担最重的一些经济体,房地产相关消费和其他消费也是同涨同跌的,替代效应都不明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2018年以来我国消费增速的下行,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债务负担抑制了消费。这是因为房地产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的影响更大。

  而且,过去十年我国居民杠杆率都在不断提高,债务负担一直在加重,而消费在过去十年还是经历了三轮起伏周期,纵然用杠杆率高、债务负担重可以解释消费增速的下行周期,那么消费增速为何在高债务负担下还有上行周期呢?所以债务负担重并不是影响短期消费波动的主导力量。

  和国际经验相类似,我们发现居民杠杆率的变化反而和我国消费周期完全吻合,居民加杠杆快的时候,消费也好,而加杠杆慢或者去杠杆时消费也相对较差。

  2017年二季度以后,我国居民加杠杆速度不断放缓,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回落,是本轮消费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的短期下行不是因为加杠杆加太多,而是因为加杠杆加太慢、房价不怎么涨了。

  总结来说,债务抑制消费的现象可能在微观个体存在,但宏观上并不明显,反而是居民加杠杆推动了短期收入增长,也带来了财富效应,促进了消费。

  所以过去这些年,我们很少见到有因为买房而变穷、抑制了消费能力的,买了房的、买的房子越多的居民几乎都成了人生赢家,变得越来越富有;反而没有加杠杆、没有买房的,工资的增长赶不上有房者财富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穷,但这部分群体并不是消费的主导力量,我们后续的专题会单独介绍。

  4地产盛宴尾声,消费注定承压

  既然房地产对消费带来的替代效应有限,而且还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带动消费,那么刺激居民加杠杆、刺激房地产发展,似乎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永动机”。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事情短期做见效快,但重复去做的话,长期来看反而并非好事,刺激房地产就是这样的。

  一方面,加杠杆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游戏,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非常高。杠杆总是和风险相伴,全球各经济体居民加杠杆达到一定程度,都会爆发房地产市场的危机,近期素有高房价“神话”之称的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经济体的房价也出现调整,更加印证了没有永远不破的泡沫。

  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60%左右,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且考虑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债务水平已经接近美日当年爆发危机时的水平,居民杠杆不可能一直加下去,总有危险爆发的时候。

  另一方面,我国各线城市房价都已偏高,刺激空间有限,而且刺激政策短期也在收缩。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在15倍以上,而国际上主要经济体一般都在10倍以内。尤其是小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二手房市场缺乏的压力,本来在2014年就已过剩,出现量缩价跌的现象,在棚改货币化刺激之下,小城房价均大幅上涨。

  在高位房价之下,棚改目标减半,货币化安置比例也大幅下调,我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就会面临回调压力。

  居民杠杠率、房价均已达到高位,就意味着继续刺激地产来拉动经济、拉动消费的空间有限。若进一步刺激,短期状况会好,但长期风险更大;而若不刺激,短期就会面临回调压力。这是经历了三轮刺激之后必须面临的两难选择,而短期来看,房地产周期退潮情况下,其主导的我国消费走势势必要面临下行压力。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汇率风险。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 2025深圳国际车展即将启幕 品牌荟萃亮点纷呈
  3. 3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9. 9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深圳上周新房成交量下滑 项目入市节奏加快
  2. 2深圳等五城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目前已与30城签约
  3. 3深汕合作区4宗地,10月29日将出让!总起始价1980万
  4. 4宝安中学高中部改扩建项目规划获批!新增建面超2.8万平
  5. 5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6. 6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7. 7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8. 8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9. 9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10. 10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