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叶檀财经:极限施压!不靠地产!楼市全都在看空?!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9-08-07 11:46:23阅读量:4689
[摘要]7个月7倍极限施压!不靠地产!忆往昔,老逻辑,经济不好找地产。

  不曾想,2019年,即便GDP增长创27年最低,即便中美贸易局势两次骤变,即便美国不断极限施压,依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楼市调控,越来越紧!

  极限施压!不靠地产!楼市逻辑真变了!

  2019年,最不可思议的是,中美贸易局势变化和楼市走向竟然有同步之势!

  简单来说,中美关系越紧,房地产越紧。

  5月初,中美贸易形势急转直下,蜜月不再,交锋迭起。

  与此同时,4月19日政治局会议,重提“住房不炒,一城一策”之后,5月重要文件和指示先后落地。

  5月17日,今年最重要的楼市调控文件之一——23号文下发。

  此前文章多次写过,5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23号文》(简称“23号文”),从信托到银行,全方面严控地产融资。

  23号文下发仅一天,住建部就点名批评苏州等四个热点城市。

  从匿名到点名,热点城市调控从此升温。

  7月底8月初,经贸局势变化和楼市调控再次同步!

  8月1日,特朗普发推,3000亿关税不期而至,中美贸易迎来年内第二次转折!

  与此同时,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做出表态,一方面要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另一方面,针对楼市,在4月19日会议“住房不炒“的基础上,加了关键的16个字: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明确经贸摩擦影响的情况下,明确说明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双明确”,前所未有,史无前例!

  政治局会议内容披露之后,央行接连公布两次开会内容,每一次都重点关照楼市!

  7月31日,央行在北京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

  座谈会上,央行措辞异常严厉。

  又一次明确告诉各商业银行:要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信贷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

  具体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

  8月2日,央行例行电视工作会议,再次重申: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

  7月初,从信托开始,多次撰文写过,地产融资全面“封锁”,政治局基调,央行措辞,基本上确认,7月控融资只是开始,未来保持高压将是常态!

  美国极限施压,中国楼市其实也在极限,被施压。

  不用房地产 真逻辑在这!

  经济增速27年新低,中美贸易又如此不确定,楼市不被提起,充当夜中之壶,到底为什么?

  8月3日,央行旗下金融时报,专门对缘何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自己经济的手段做了解释说明。

极限施压!不靠地产!楼市 全都在看空?!| 檀楼市

  原因两点:

  第一,即便放松,短期成效也不如以往;

  第二,长期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纵观历史,各国房价和GDP走势关系异常密切。

  韩国经济发展路径和中国类似,文化也比较趋同,从1990年到2016年,其房价涨幅和GDP相关性高达0.938。

  中国GDP从高速到中高速是历史规律,发展必然,2019年上半年GDP创27年新低,不是偶然而是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房价其实也应该新常态。

  然而,上半年可以看到,以苏州为例,房价远远脱离经济基本面。

  苏州房价上半年涨幅超过20%,可同期GDP增速却仅为6.0%,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GDPTOP20城市里,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

  据上半年各城市统计局数据,GDP前20里,苏州增速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上海和天津。

  经济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和房价涨幅如此背离,挤出效应成为主导。

  更为严重的是,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典型,其增速放缓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制造业和进出口环节的走软。

  这一点,除了经济周期因素以外,和中美贸易局势变化关系密切。

  据每日经济新闻,GDP前20城市中,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进出口地区,进出口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如果没有基建等投资助力,GDP数据会更加难看。

极限施压!不靠地产!楼市 全都在看空?!| 檀楼市

  据机构研报,2000亿关税之后,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确实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

极限施压!不靠地产!楼市 全都在看空?!| 檀楼市

  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整体没有失速,缺口主要是通过欧盟和东盟弥补。

  欧盟消费类似美国,两个经济体产品有差异化,加上中欧关系尚可,仍然可以走老路。

  但对东盟来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速高达14.5%,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东盟——美国,出口逻辑线的产物。

  换言之,等同于中国从东盟转口到美国。

  根据越南政府统计,今年1-5月,从中国进口的电子、机械设备,就比去年同期多了80.8%,这段时间来自中国的投资额,甚至超过去年整整一年的数字。

  中国-越南(东盟国家)—美国,短期可以奏效,但是长期看,此路可能不通。

  因为,像富士康等企业,确实在积极把产能转移到越南。

  8月1日,据中关村(7.51 -0.27%,诊股)在线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日前已在越南购置土地,用于开设苹果手机的生产线,意味着未来的苹果手机或将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

  越南苹果线,2019年不可能赶上,但2020以后,有望不断提升。

  富士康迁走不是个案,包括小米等国内,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不断转移自己的生产线。

  对中国来说,加入WTO之后的制造业和进出口红利,其实已经在慢慢消退。

  因而,当前,等不起的不是房地产,其实是制造业。

  7月30日的政治会议,除了关于房地产的罕见提法,其实制造业也有,会上罕见提出要“稳定制造业投资”。

  稳定制造业投资,钱从哪里来?

  房地产自然是重点挖掘资金来源。

  央行7月26日,发布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仅增加5.2%;而房地产行业有多少?

  16.9%!

  增速是工业中长期贷款的3倍还多!

  没钱,有心也没办法发展制造业,何况很多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制造业(半导体),因为贷款歧视,长期得不到水,往往饥渴难耐。

  2019年6月13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13.83 +1.47%,诊股),在科创板的重要日子说:

  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问题,新增储蓄资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业过度融资,不仅挤占其他产业信贷资源,也容易助长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

  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房地产的问题从来不是独立的,地产和制造业,一个体系两个面。

  经济转型,产业链上移,消费升级,都需要制造业崛起。

  而不控制住房地产,资金长期被挤占,投资不去制造业,遑论制造业崛起!

  也只有制造业崛起之后,配合住房改革,增加供给,才能效法德国,真正让房子回归本源,真正拿来住,而不是拿来炒!

  这一次,现在看,楼市逻辑确实变了,但变得不仅仅是楼市,而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

(来源:叶檀财经 吕韬)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语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2. 2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3. 3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4. 4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5. 5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6. 6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7. 7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8. 8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9. 9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10. 10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