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昨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回答了多位委员提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走势及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等问题,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实施,我国将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
用房产税调控房地产市场
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称,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目前在上海和重庆已经开始进行房产税的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开征,投入了运行。
下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税制,加快税收政策的制定,抓紧总结两个城市的房产税试点经验,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实施,以使它进一步发挥在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当中的调控作用。
住房保障将转到货币补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十二五”末以后,中国住房保障方式将逐步转到货币补贴为主。
姜伟新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保障的范围、保障的方式、保障的机制、目标和原则,这几年确实都是在不断地完善着。住房保障范围就是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的,没有房子住的和住房困难的人群,住房困难的包括不成套,几百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等。方式还是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这两年实物保障多一点,“十二五”末以后,逐步转到货币补贴为主。
姜伟新表示,实物保障又分为租和售。机制上主要是两个机制,一个是投入机制,一个是建设管理分配运营的机制,这两方面也在不断地完善着。
绝大多数居民将住有所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回答询问时表示,中国保障房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末,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可以住有所居,可以住到符合文明健康要求的房子中。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末我国住房保障率将达到户数的20%左右。
据姜伟新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630万套,到去年末基本建成1100万套,到今年上半年,这1100万套中已经入住85%~90%。今年在建的保障性住房是1500万套左右,“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
对于委员们比较关心的保障房资金来源问题,姜伟新透露,今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已经拨款152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保障房建设。财政部还代地方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中央要求债券募集的资金大部分要用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这解决了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回答询问时表示,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绝不意味着所有的城镇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产权住房,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个生活在城镇的居民都能有适当的住房条件。经济富裕的一些群体,也可以说是多数的家庭,还是通过市场来购买。对于经济能力比较弱,靠自己的收入无力在市场上解决住房问题的这部分群体,我们通过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也包括租赁住房。
住房信息联网后将无需限购
针对限购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限购政策行政色彩浓厚,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
姜伟新说,房价高速上涨,其他手段都用了以后,都起了作用,但还差那么点火候才能把房价抑制住,最后不得已出台了限购措施。目前,商品房的房价总体上趋于稳定,一些城市开始有下降的苗头,一些二、三线城市还是在涨着,但是涨幅开始减小。
姜伟新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准备先在40个城市进行试点,即先把40个城市个人的住房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尽快实行全国联网。这两个步骤进展得都不是很顺利。如果这个信息系统将来建立起来了,再加上银行系统、财政系统、税务系统的一些信息,再加上公安的一些信息系统,如果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2025-09-05 08:29
2025-09-05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