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况]
1.住建部官员称居民买得起房仍需20至30年
5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微博)在此间举行的“2010河北省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需要20到30年时间达到让民众“买得起房”的目标。
陈淮说,中国城镇2009年有纯住宅131亿平方米,但中国城镇居民总数2009年末为2.1亿户,户均不过60平方米,还处于“初步脱困”水平。陈淮分析说,1999年以来的10年中国城镇建了7000万套住房,相当于家庭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同一组数据也容易解读出,中国每年每百户家庭只能有3到4户改善,搬到新房去。“中国住房严重短缺,就算房子不要钱,4套房子也变不成70套。”他否认将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冠以“史上最严厉”之说,称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就是让那些住房困难的低端群体优先改善,让首次置业年龄群体有条件率先改善。
2.为避二套房新政购房者“怪招”迭出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新政,我市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公布了“深十三条”调控意见。政策中,对二套房首付提高至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为规避二套房政策,一些中介公司和购房者可谓煞费苦心,有的中介甚至教唆购房者向银行虚报婚史、提交假离婚证复印件、签订阴阳合同等用虚假材料蒙混过关。
美联评论:弄虚作假将严重影响个人信用,假离婚、借他人之名购房更可能使得购房者损失不小,对于二套房新政购房者应该积极的态度看待。
3.深圳楼市资金外流炒房客抛盘砸豪650万购50斤黄金
新政重拳之下,楼市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投资客转向商业地产,为避风险炒房客囤积几十斤金条,房产大鳄转向二线城市进军,部分地产商由于资金紧缺向利率较低的香港大举借贷,受限外令的影响,之前活跃在深圳的香港投资客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惠州、东莞等其他珠三角地区。
美联评论:在股市遇冷、房市宏调之际,对于“炒房客”也好,投资客也好,炒黄金或许是更好的出路。
4.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大幅下降
房地产信息系统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9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大幅下降,为每平方米12961元。这一价格,比此前2万元的均价整整低了7000元。
美联评论:在房贷新政的影响下,深圳一手房成交量明显下降,部分开发商已开始优惠活动。
5.二手房价开始松动
上周(5月2日~5月9日),二手住宅成交明显下跌,全市共成交2509套,大幅下降35.34%。
美联评论:在房贷新政的影响下,深圳二手房成交量明显下降,部分置业者观望气氛渐浓。
6.中国再过10年半数人居住城里
中国市长协会11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年卷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报告同时强调,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仍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从发展水平上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美联评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5%上下,若增长到75%,城市人口将增加好几个亿,这将有力于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不过鉴于城市化运动导致的高房价,国家已不再提城市化,而改为城镇化,重点发展中小城镇。所以对于一线城市,甚至重要的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难以从这一利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这些城市相反是政策打压的对象。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