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楼市上涨信号?
久旱逢甘露,阴霾1.5年、乌云密布7个月的深圳楼市终于见到丝丝阳光了——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下调是2008年12月28日。
我们有必要回顾2008那次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带来的楼市影响。
其实,早在2008年12月28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前,深圳楼市从8月开始万科变带头“大跳水”,掀起一股“跳水潮”,多有投资客趁机抄底,批量进货,量升价跌现象明显,按照股市、楼市规律,量升价跌之后将是量价齐涨,楼市从此步入回暖上升通道。如果说12月28日前还是“量升价跌”, 12月28日后,开发商们几乎同时止跌,变相微涨,直到2009年3月12日会议后,“量价齐涨”成为普遍现象。换句话说,2008年那一轮宏观调控期“量价齐涨”的契机就是12月28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这是信贷放宽、投资消费信心上升的重要信号。事实上,该下调信号的“威力太大令人意想不到”。 事实证明,抓住这一波抄底机会的人都赚得满满的,诞生了一批空手套白狼(0首付或1层首付现象频现)的千万亿万炒楼富翁,随便一套大户型豪宅赚3、500万,此后多有评议“调控期是提供抄底赚钱好时期”。 3年后,同一个月份,再次邂逅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如此巧合得让人“兴奋”。 11月30日信息释放当晚,多有开发商变表示:不涨,但肯定止跌了。职业投资客也悄悄谋划,实际上,聪明的置业者、投资客早几个月已经布局,专门抄底“降价+品质盘”。此后,降价盘可能难见,抄底“横盘”即是机会。静观,在“限购令粮票有限+明显的抄底机会”双重“纠结”的背景下,楼市如何一步步风云蝶变“量价齐涨”。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