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1日),据深圳工务署消息,位于罗湖的人民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人民公园效果图和改造后实景图及建设细节也一起公布。
人民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于2020年7月设计,目前已经完工。
人民公园始建于1983年,是深圳市最早建成的公园之一,占地面积11.41万平方米。人民公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接深圳迎宾馆,东至人民北路,北至笋岗立交桥,西临布吉河。
△ 鸟瞰效果图
公园以月季花为主题,1989年被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授予“中国南方月季中心”,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个“世界月季名园”,2013年被中国公园协会评为全国最佳植物专类园。
人民公园历经40余年,随着深圳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城市的新定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需要,公园为完成从“量”到“质”的飞跃,推进“生态、生活、复合”型公园建设,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舒适感,市政府启动了人民公园品质提升项目。
本次公园品质提升遵循生态导向设计原则,对公园进行基础设施提升、生态和功能优化,对公园园路、东西入口、水电管网系统、驳岸、标识系统等内容进行了改造升级。
设计理念焕然一新的人民公园具体落地效果如何,其中又有哪些新亮点,让我们一睹为快!
△ 功能分区示意图
保留原有骨架,升级基础设施
本次改造力图做到土方场地内平衡,在不动一棵树、保留公园原有月季特色和现有绿地、园路及山水骨架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生态和功能优化。针对园内道路、主要出入口和水电管网、消防、监控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市民游园舒适度和安全感。
△ 园区道路设计效果图
△ 改造后园区道路
提升景观效果,打造生态驳岸
原有驳岸生硬,亲水性差、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本次提升本着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部分驳岸改造为生态驳岸。原中下层植物空间过于杂乱无序,易形成安全盲区,通过梳理,种植鸢尾、美人蕉、水葱等植物,打造通透舒朗、多花多彩、安全的生态驳岸。
△ 生态驳岸设计效果图
△ 改造后生态驳岸
拆除围栏隔断,建设环湖跑道
原公园主园路不连贯无法形成环路,本次改造将公园南侧与红桂路相邻围栏全部拆除,打通环路。市民可从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直接步入公园,将公园空间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紧密连接在一起。环湖跑道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连贯的跑步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需要。
△ 改造后中心环湖
△ 改造后环湖跑道
突出公园特色,点亮入口景观
西入口改造提升运用了现代、简洁、自然的设计手法,并且融合月季元素主题,在西入口构建开阔广场,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在人行入口两侧布置月季花带,突出公园月季主题特色,设置打造通透、开敞、醒目的入口景观。
△ 入口景观设计效果图
△ 改造后入口景观
更新园区设备,保障游园安全
公园基础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给排水管网老旧、破裂,长期需要维护修补,原有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园区正常使用。电气工程方面,灯柱存在不同程度锈损,部分线路老化、园内强弱电均为埋地处理,没有统一的电缆沟,需重新整理规划,原监控系统建成已久,经常出现损坏、雷击等现象,需全园更新。品质提升对园区水电管网系统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和改造,替换了原有老旧路灯、地下管网等设施,增加了智能化感应、视频监控等设施,使整个公园基础设施更加实用与安全。
△ 改造后园路监控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