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也是重要部分,有天然光和人造光。使用天然光,商场内外有连接的感觉,主要是让人觉得舒服。人造光则是不会太闷,尤其是我们用了大量的点灯,但位置不是随意散放的,而是在自然光不够的地方需要的地方进行补充。
南都:太古汇似乎特别注重在招商上引入新品牌?
郝继霖:是的,商场无论设计多好,还一定要有特色的店铺。太古汇引入了大量新品牌,比如说O le超市,它在广州是第一家。比如说方所,我当时希望在商场内有一个书店,但不希望是一个老土的书店,各种机缘巧合下与例外的老板、设计师有着同样的想法,于是就建起来了。
南都:你之前说太古汇与当初设想的吻合度达到了90%的吻合度,那么是哪10%还并不满意?
郝继霖:首先,我不能说100%实现了设想的目标,这是我的态度问题。其次从商业发展角度来说,广州还不是完全成熟的城市,给到我们挑选的品牌客户不如期望的那么多。如果是在香港,会有更好的客户能够选择。广州城市还是给到品牌选择上有一些局限,这是我的遗憾。
再次是在硬件上,有楼层的VIP洗手间没有做好,设计尺度还不够舒服。此外,最终没打通地铁1号线的隧道,如果能够打通对这个商场影响会更好。最后是太古汇里的文化中心部分至今还没能开业,电影院也放在里面,这个空间太浪费了。
谈新项目:要把网购的宅男宅女“引诱”出来
南都:太古汇开业不到半年,为何就选择离去?
郝继霖:这要从商业谈起,商业有两种模式,一是复制,二是创新。企业采用哪一种,完全是公司本身的定位考虑。国内大部分品牌如万达、万象城就是成功后将其复制,这样相对容易。不过太古不是这样,每个项目都要因地制宜,因为定位不一样,所以设计、经营、推广等都不会一样。
太古选择走的是难的路,哪怕十年磨一剑,但每个项目都能叫人震撼。我在太古工作了十几年,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不断重新定位,这也是最大的挑战。这意味着每一次都有创新、挑战,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不过深业上城能吸引到我,也是这块地很独特,位置虽然不如太古汇核心,但比太古汇大了两倍多,比较有挑战。
南都:深圳新项目会与之前打造太古汇有哪些不一样的考虑?
郝继霖:我们要重新认识市场,确定商场定位。10年前建太古汇时我只需要考虑最有消费能力的是30多岁的顾客。但是这10多年是中国变化很大的10年,现在那批顾客也成长为40多岁了,可能孩子都有20多岁了。而这批年轻的消费者比较有见识,需求、感觉都不一样。
深业上城的商业在整体上确定是高级的水平,就要有高端品牌,这一部分不可忽视。我们会设计相对独立的品牌街,一来避免商场内部推广时与这些国际品牌不匹配,二来也单独营造一个氛围,并不是要吸引每个人都去,但去的人购买率会很高。
而且,我们特别注意到年轻人的需求,所以将项目的3楼平台打造为小镇概念,找一些有品质、有风格、有特色的小店,不一定是知名连锁品牌,加上饮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在这一层,还有两个广场,可举办音乐活动、展示活动。这也是希望在网络购物时代,仍然把年轻人从家里带出来,不要有那么多的宅男宅女,要不怎么找对象呢,而且这里也有网购找不到的乐趣。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