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深圳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深圳地产十强撑起半壁江山 2010年格局重新洗牌

来源:深圳特区报  整理 深圳房掌柜  2010-01-22 02:13:14

2009深圳哪家房企赚得最多?

2010年的地产业,已经在调控的隐隐威胁与“拐点”的争议中拉开大幕。而不少地产人可能还没从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回过神来,对于地产企业而言,2009可谓是大起大落的一年,从年初的惶惶不可终日,到年尾时则是手握大把钞票,面对调控仍信心满满。而当这一年的尘嚣散尽,诸多盘点也开始给这一年更清醒的认知。例如不少人所关心的:这一年赚的最多的是哪个企业,卖得最好的哪个项目,地产大鳄在这一年的征战中战绩如何?

由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三方发布的“深圳2009年度销售排行榜”已于近日披露,去年深圳开发的地产企业与项目排定座次,而从几份榜单中,可以看到排名前十的房企占据了深圳市场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正在越来越快地集中到几家行业寡头的手中,2010年,开发商的竞争形势更为严峻,楼市或面临一场行业领导者的重新洗牌。

1

“马太效应”加强,前十房企瓜分大半市场

这一年,品牌房企继续领军市场,而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万科、华侨城、鸿荣源、华润、金光华、南海益田、中海、佳兆业、招商、华来利分别位列2009年度深圳市开发企业销售金额前十强,这前十强占了全市销售金额的半壁江山,达到了54.35%。而销售面积的排行榜上,则依然是万科第一,中海取代了华侨城位列第二,其他上榜企业与销售金额榜变化不大,只有深业与中铁置业取代了华润与华来利上榜,前十名企业占到全市销售面积的20.6%。

深圳市场的“一哥”在去年诞下了双黄蛋——万科与华侨城,两个企业同样取得了69.1亿的销售成绩。其中万科是销售金额与面积的双料冠军,去年销售面积达到39.5万平方米,刷新了万科深圳公司的历史数据。而据有关方面统计,这已经是万科深圳公司2000年以来第7次在深圳夺魁。而华侨城地产去年主攻豪宅市场,增长明显,虽然销售面积仅有15.05万平方米,但销售额则与万科打成平手,两个企业各占了市场销售金额的7.01%,份额之高令人咂舌。

多年在本土经营的鸿荣源地产,也是销售榜单上的常客,在去年则在销售金额与销售面积榜上同样位居第三,销售面积为32.24万平方米,金额达到50.91亿元。中海地产则在去年取得了销售面积全市亚军的成绩,销售面积与金额同比翻了一番,但今年以来项目出现“断档”,这种高成长率恐难保持。佳兆业地产、招商地产多个项目齐头并进,也取得良好成绩。在去年,出现了不少凭借一两个热闹项目而登上销售金额榜的企业,包括幸福里的开发商华润置地、溪山与龙岸的开发商金光华地产、半岛城邦的开发商南海益田,以及圣·莫丽斯的开发商华来利实业。

去年以来,大品牌开发商大多在深圳多个项目集体发力,排名前十的开发企业卷走了市场销售额的54.35%,这表明品牌开发商的市场号召力进一步加强,产品供应和市场价值也继续向这些品牌房企聚拢。

在2009年初,就不乏有一些声音对今年一些中小开发企业的前景报以悲观态度,认为市场将“优胜劣汰”,小企业面临被挤到边缘甚至挤出市场的危险,尽管去年出乎意料的牛市令关于有房企将倒闭的预言基本落空,但从年度销售金额的分布来看,大房企与中小房企的差距确实越拉越大。市场这块蛋糕依然如旧,但分到大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少,54.35%的份额高度集中在十个房企手中,这确凿无疑地显示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将影响着未来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在目前,尽管不乏准备“捞一票”就走的小房企,但大多中小房企仍是想留在地产业,而面对目前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置业者的品牌观念越来越强,留给他们的则是日益严酷的竞争环境。

2009年1-12月全国住宅月度成交量趋势

去年土地市场一路红火,地产大鳄掀起新一轮“圈地运动”。

2

“地头蛇”威猛,本土企业称霸深圳楼市

在这张2009年深圳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上,不难发现,除了华润置地之外,其他九家房企都是来自深圳本土的开发企业。“地头蛇”生猛仍然是深圳市场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国内知名房企在全国各大城市间扩张步伐加快,在不少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甚至本土味道也非常浓厚的广州,也不乏一些外地知名品牌进入本土取得较大的影响。在易居中国发布的2009全国几大城市销售前十名的排行榜上,富力、合生创展、龙湖在北京,万科、保利、金地、星河湾在上海,保利、万科、新鸿基在广州,都榜上有名。但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外来开发商“移民”至此,目前活跃在市场的开发企业大多是在深圳运营多年,把“根”扎在深圳的本地房企。

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在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后,竞争激烈,市场已经高度饱和,外地企业较难进入。而且国内最早的商品房制度亦是来源于深圳,深圳商品房市场也成为其他城市取经的对象。早期深圳房企向外拓展,既是经验输出,同时也是由于市场竞争程度太高,发展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深圳出让土地不多,每年土地供应量难以比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全国多个城市“遍地开花”的房产大鳄很难在深圳拿到优质地块。而且大多数的土地来源都是通过协议出让,本土民企在这方面优势更加明显。这导致国内的房产大鳄很难复制其他城市的经验——从一级市场上拍下充足的优质地块从而进入这座城市——因此,深圳的外来发展商至今仍然不多。

3

豪宅大热,助品牌房企业绩冲高

同时出炉的还有2009年度深圳市销售金额前十项目与销售面积前十项目榜单。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名列销售金额前十强的项目中,绝大多数属于高端住宅,使得2009市场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豪宅年”。

在去年,豪宅的大卖成为市场集体狂欢中的最热闹的一景,大多数的豪宅在开盘前,就已经积累了多于出售套数几倍的诚意客户,一次开盘就已一抢而空。而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以深圳湾片区为例,从年初的2.7万元/平方米就引起市场强烈争议,到年尾时基本都在3、4万元/平方米以上,“一房难求”的盛况却屡现不止。

这从销售金额排行前十的项目列表中可见一斑。在去年,销售最火的楼盘是华润幸福里,单盘就售出了39.82亿元,成为单盘销售冠军,华润置地也凭借这一楼盘,首次登上深圳房企销售榜前十。

而在去年荣登房企销售排行榜榜首的华侨城地产,主要战绩也是来自于旗下三大豪宅——纯水岸、天麓以及占一半份额的曦城,在这三个项目的助推下,这一年华侨城地产的销售面积同比上涨了242.82%,销售金额同比也上扬155.06%。其他上榜楼盘,如半岛城邦、圣·莫丽斯、公园大地、三湘海尚、宝能太古城、龙岸等,也大多属于该片区的高端项目,借去年豪宅大卖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从开发企业与热销项目榜单的对比来看,去年品牌房企的重心依然是多种类型的住宅全面开发,但豪宅板块相对会成为这些品牌开发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例如万科的兰乔圣菲、鸿荣源的熙龙湾,更遑论华侨城、华润、南海益田、华来利等这类在去年专注于豪宅的运营商。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有实力的开发商而言,经营豪宅对品牌的传播与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利润更大,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发商拿“高价地”,介入豪宅开发市场的内在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

分享到:
责任编辑:龙利安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中轴荣耀 缦悦封藏|卓越缦悦营销中心开放 盛启新篇
  2. 2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有哪些新进展?
  3. 3房掌柜播报:9.21一手住宅成交56套,成交面积5644.06平方米
  4. 4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5. 5深铁珑境Ⅱ期云赋样板间开放!新政释放红利“轨道+”新盘受热捧
  6. 6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7. 7深圳新政后 福田6成片区业主报价下跌
  8. 8龙光总部中心规划调整,建面增至40万平!部分楼已封顶
  9. 9深圳村股份公司公开抛售返还物业!90套住宅,回笼资金上亿
  10. 10外地客视频买房,本地客三天从咨询到签约 哪些人在抄底深圳罗湖楼市?

新闻推荐

  1. 1金科地产控股股东拟变更 公司无实控人,将启动董事会改选
  2. 2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3. 3外地客视频买房,本地客三天从咨询到签约 哪些人在抄底深圳罗湖楼市?
  4. 4深圳村股份公司公开抛售返还物业!90套住宅,回笼资金上亿
  5. 5龙华九龙山挂牌2宗地!瞄准A11机器人等高端领域
  6. 6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7. 7多家房企境内债务重组 远洋集团重组方案投票延期至9月30日
  8. 8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有哪些新进展?
  9. 9LPR连续4个月不变!深圳房贷利率最低3.05%
  10. 10深圳新政后,南山报价涨跌幅TOP20曝光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