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些信息,我认为:抨击万科大幅推涨租金逼走穷人,是既不了解深圳城中村目前面临的严峻现状,也不了解万科万村计划的商业模式。低收入者可能没搞明白,万村计划对自己到底好在哪里。
一、深圳城中村的前途。
按官方统计,深圳有1044个城中村,超过1000万流动人口居于其间。在深圳40年的增长奇迹里,城中村为外来人提供低价栖息地的城中村,可谓居功厥伟。
但现在,很简单,城中村未来面临两个前途:1、推倒重建。2、柔性改造。不可能原地踏步什么都不变,因为城市产业在升级,人口在升级,市场需求在变,城中村本身的确存在bug,有改造的现实要求。2009年以来的市场已经很鲜明的传递了这个信号——推倒重建层面,大量的城中村已经和正在被拆掉;柔性改造层面,针对消费升级的长租公寓也在这几年如火如荼。这是谁都挡不住的大趋势。
如果不进行柔性改造,那么,新围仔村也好,清湖新村也好,未来都有可能会慢慢成为岗厦河园、大冲村第二。因为会有非常多的企业杀进去,也许一样做柔性改造,也许就是推倒重建了,命运是变不了的。
但推倒重建,是一种成本极为高昂的改造,动辄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对于租户来说,我之前说过了,一座城中村拆掉,利益分配集中流向政府、原住民、开发商手里,租户是最大的受损方,他们必须要搬离去到更远的地方,想涨租金都没地方住。
柔性改造,相对于推倒重建,是一种成本很低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但保留了原来城中村的整体历史与文脉,原来的租户依然可以回来,继续原有的生活方式。长远来看,是一种对低收入人群冲击相对更低的方案。这是看这个问题的大关节。
二、万村计划大幅推高了租金吗?
这个存在一些理解和认识上的分歧,解释起来蛮难,但要讲道理。
我考察过深圳的很多长租公寓,包括万科的新围仔村,上文说的清湖新村我还没去过,现在万科的改造还没落地,还看不到租金变化,但新围仔村是可以看到的。整体上,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我都认为万村计划导致的租金上涨远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
首先,租金的确涨了,下面是当时南方日报的报道,租金比之前涨了大概10%%。但要正视,这种涨价是建立在整个新围仔村整体配套环境优化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房屋品质更好、家私电器齐全的基础上。这些是需要很大量的投资的,花高一点价钱,得到更安全更好的房子,这样的涨幅实在很难说离谱。
(新围仔,卢韵如摄影)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