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富联新村,从2012年至今6年间,20平米的单间从380涨到850,累积涨幅470%,年均78%。另一个15平米的小单间,每季度涨50块,1年涨50%了。这么来对比,万科的涨幅算不算夸张?看万科之前在新围仔的操作,给村民的条件是每3年涨租10%,按年3%多一点(清湖新村也是)。给到租户,还是可以用和原来大致持平的租金租回来。如果要说涨幅,房东涨租金真的要硬多了。这个事情,不能因为它叫万科,就把板子全打到人身上。
也可以看看那些评论,真的并不是企业去搞改造了租金才涨的啊。
第三,和旁边的长租公寓比,新围仔村改造后的绝对租金还是低收入者能够承受的。在新围仔,当时旁边还有魔方公寓,一间房租金是2500块。和它相比,万科在租金水平的追求上我认为并没有过分,虽然租金也涨了,但这个不及自然状态下房东涨租的涨幅,恐怕不能说自己被逼走了。另外,上面那篇文章里披露了金地的草莓公寓,1880块,我不敢说万科的改造公寓会低多少,但以我的判断,一定会比它低。这不能乱套乱对比,因为万科的万村改造,并不是我们习惯理解上的“长租公寓”,它们的商业逻辑其实不一样。
三、万村计划的商业逻辑。
从逻辑上讲,万科的万村计划并不会大涨租金,因为万村的商业逻辑和长租公寓并不一样。这里,我就问一个问题:万科新围仔村的租金为什么可以比魔方公寓低一半?
一、万村计划是尽量维持低租金为出发点的。万科在各个场合其实都传达了这一点,当然不能说万科是在做公益,事实上是,我认为,万科如果不维持低租金,万村计划搞不下去,因为规模太大。所以,它的改造以满足基本的安全、整洁的大众需求为主,并不追求、也无法追求高档。
你去看新围仔村,用材用料其实都很一般,并没有特意的高档化,因为高成本就会意味着高租金。比如里面有个小公共广场,被入车道割裂为两块小空地,一大一小。我当时问,为什么不把车道下沉把两块空地连起来做成一个大点的广场。问完我就后悔了,这种投资其实能免就免,只要整体改造干净、整齐、安全,就可以了。这种玩法,适合整片城中村的改造,但单体的长租公寓改造,就只能要往高档里做,因为要向单间要利润。
(新围仔广场改造前后,旁边即是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