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佟婕创立世联的时候,主要业务是给土地、房屋等做资产评估。1994年,深圳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一大批烂尾楼就这么遗留了。有房地产商自己找到世联,希望他们帮忙销售。就在行业低谷的时候,世联一头扎了进去。第一个项目是宝安广场。过去十年,世联代理业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36%。
因为起于忧患之中,周晓华评价世联“不善于抓机会,而更善于解决问题”。
1999年,公司的业务拓展到顾问,接下来的第一个项目是深圳大梅沙2.5平方公里的区域研究。那时候,周晓华正在顾问部为这个项目写报告。2000年,世联开始全国化的布局。华南、华北、华东再到西南,这是按照市场化程度一步步走过来的。什么是市场化程度高?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大的代理商,在深圳,80%至90%的楼盘的销售都由代理商完成。
2010年,世联完成的代理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名列全国第一。
不涉足地产开发
如果自己做开发,然后顾问、销售的心态都不一样了,会影响客观性。他满足于房地产服务业,他说,把服务业做到中国领先,这辈子也就够了
陈劲松的目标远不只此,他曾经公开表示希望在全国房地产代理市场中占据10%的份额。
不管是对陈劲松,还是佟婕,抑或现在一众持股的高管们来说,选择太多了。用周晓华的话来说,就算不再工作也够吃饭了。
在江浙一带做业务,那里的开发商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做房地产开发?可是陈劲松、周晓华都坚决表示绝对不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多可惜,他们自己懂销售,再进入开发领域,似乎是水到渠成,而且也不是没有同行这样做。周晓华却觉得如果自己做开发,然后顾问、销售的心态都不一样了,会影响客观性。他满足于房地产服务业,他说,把服务业做到中国领先,这辈子也就够了。
世联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共起落,陈劲松热衷于强调“黄金时代”,以及对这种时代的使命感。当城市化像潮水一样席卷了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前没有,以后也将不再会有。
与世联最密切的是深圳。2005年以前,深圳的房价一直很平稳。2006年、2007年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世联也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做大。而城市化的风云逐渐消散,北上广深的市场也就露出疲软之态。不仅仅是代理商,周晓华说去年开始,房地产商布局二三线城市的步伐明显加快。他切身感受到重庆、天津这些城市的成交量正在扩大。而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成交量增长的95%都来自二三线城市。
如果说城市化是一个不可抗的长期潮流,那么房地产调控就是迫在眉睫的难关。漂亮的中报之后,世联很可能要面对愁云惨雾的三季报。而接下来的情况,任何猜测都是不负责任的。
在房地产市场已经成熟的西方国家,由于增量市场几乎停滞,代理销售商已经不复存在,而是充斥了以二手楼交易为主的房产经纪。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化的完成,世联势必也要面临转型的问题。如果以后增量不再这么充分,周晓华说世联肯定会调整业务,那时就会出现新的业务。
而目前,他相信黄金时代至少还有十年。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