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调控来了,给住宅亮红灯,为商业开绿灯,这又是眼下颇为流行的说法。如果从信贷杠杆角度出发也能成立,住宅最多能贷款五成,而商业甚至可以做到七成;而投资回报率上,深圳住宅再无油水可捞,相反是商铺和写字楼的租金回报要可观得多。
预防投资臆想症
月初春交会期间,与人讨论地铁物业,曾几何时,这一概念在深圳地产界中极为流行,地铁沿线物业很容易打动投资客的荷包。但是这仅仅是曾经,今天的地铁物业已经被高铁物业、轨道物业、城际交通物业诸如此类所代替,这就像时尚,阵风吹过后潮流又至。
调控来了,给住宅亮红灯,为商业开绿灯,这又是眼下颇为流行的说法。如果从信贷杠杆角度出发也能成立,住宅最多能贷款五成,而商业甚至可以做到七成;而投资回报率上,深圳住宅再无油水可捞,相反是商铺和写字楼的租金回报要可观得多。
就凭这两点,真能转身杀入商业地产?未免武断。有一个问题困扰深圳写字楼多年,那就是“价格倒挂”。豪宅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凌驾于中心区写字楼之上,换做京沪等其他一线城市,这绝对是不可想象。事实上,正是城市差别导致了这一现象,深圳总部经济始终未能比肩京沪,某种意义上说写字楼售价正是市场微观的准确定格。所以在投身商业地产后,你可能会发现这要比简单的炒作住宅要复杂得多,先不论门槛高低与出手难易,单是对宏观经济与区域商务潜力的把握,就要专业许多。
这就像鼓吹地铁物业多年之后,才发现地铁与房价之间无法直接转换,轨道人流必须首先提升区域商业价值,才能成为推动房价的动力。投资商业地产固然好,但是在此之前务必勤做功课,预防概念炒作下的投资臆想症。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