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沈建光:4月经济弱复苏 更多政策看两会

来源:房掌柜综合   深圳房掌柜  2020-05-20 11:06:28阅读量:3077
[摘要]向好数据背后仍存隐忧。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4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总体来看,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速推进,4月经济数据延续3月以来的反弹迹象,工业增加值同比回正、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反弹,汽车消费走出冰点,出口增速好于预期。

  但是,向好数据背后仍存隐忧,如整体经济回暖态势并不强劲,需求端回暖滞后于生产端的反弹,出口虽然好于预期,但主要是海外疫情下对中国抗疫物资和居家办公用品需求增加所致,通胀走低、就业承压仍然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

  在内外部不确定较大情况下,“六保”重在保就业、保民生。建议两会前后,出台更大力度的危机管理政策,特别是可考虑大幅提高赤字率至GDP的5%,增发3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的定点帮扶,用好消费券,发力新基建,以稳定就业,保证民生,提振内需。

  供给侧冲击逐步消退,外需强劲仍存隐忧

  防控措施逐步解禁以来,中国生产端正在迅速恢复,截至5月9日五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升至54.27万吨,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复工复产带动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正,报3.9%,已十分接近去年同期的5.4%。

  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回升明显、当月同比增加5%,绝大多数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两位数增长、表现依然亮眼,除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带动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也成为支撑,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11.4%、26.6%。汽车制造业恢复迅速,增加值和产量当月同比分别增5.8%和5.1%,与销售端回暖相匹配。

  从驱动因素来看,与3月情况不同,4月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出口对制造业回暖的带动作用在减弱。实际上,尽管4月中国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同比上升3.5%,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主要与国内复工复产后防疫用品出口大增,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居家办公用品需求强劲,以及一部分季节性因素扰动有关,其背后隐忧仍存。

  例如,除防疫物资、微型计算机等少数品类外,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手机等主要商品的出口纷纷遭遇较大跌幅,凸显出当前海外疫情蔓延,国内企业面临的外需疲软压力正在加大。而这从4月中国制造业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6.4锐减至33.5,成为表现最差的分项便可以看出;根据PMI调查,当前反映订单不足的国内企业占比已高达57.7%,意味着4月的出口增长并不均等,亮眼数字掩盖了大多数出口导向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消费恢复滞后,投资独木难撑内需

  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10.3%,较上期继续回暖5.8个百分点;尤其4月的表现较为亮眼,受生产回暖和政策发力带动,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均回归正增长。

  制造业来看,防疫相关的化学和医药制造业表现较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幅回升至正增长,与生产端和出口端的带动密切相关,但持续性存疑。虽然当月较为强势,但1-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仅为-18.8,在三大门类中依然最差,且民间投资仍然较弱。基建投资1-4月同比下降11.8%,降幅比上期收窄7.9个百分点;财政部已于4月底提前下达了第三批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万亿元,基建项目开工有望进一步提速。地产投资1-4月同比下降3.3%、略不及预期,新开工仍然较弱是主要拖累。

  整体而言,基建和地产的回升带动建筑开工相对强势,对内需形成了一定支撑,近期水泥、挖掘机、重卡等销量均有明显回升。然而,可以观察到截至目前居民消费端的恢复仍明显滞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7.5%、实际增速-9.1%,降幅较3月均有收窄,但恢复进程仍然较慢。分品类看,食品饮料、日用、医疗保健等必需品依然保持韧性,汽车销售明显回暖也成为主要推动力量之一,部分可选品类如化妆品、手机等也恢复较好;但地产类(家电、家具)消费增速仍不乐观,奢侈品、服装等也依然较差。值得关注的是,社零总体增速(-7.5%)明显低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1.5%),意味着限额以下企业(中小微企业)销售压力较大。此外,限上餐饮收入降幅依然高于30%,从目前采取的防控管制措施(如限流)来看,服务消费场景依然受限,复苏相对商品更为迟缓。

  抗疫常态化下保民生,保就业是重中之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生产和投资的带动之下,二季度GDP有望回归1-2%左右的正增长。中国经济的真正挑战,已明显从经济“休克”下的供给侧冲击,转化为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海外经济深陷泥潭将使出口承压。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二季度可能都会陷入同比-7至-10%的大幅衰退,全球经济至少将经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另一方面,尽管国内很大程度上已经解禁,但部分保留的常态化防控举措仍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场景、抑制经济增长。此外,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将影响信心的恢复。

  上述情况下,保需求的关键在于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制定者们应放开手脚,加大危机管理政策力度,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协同发力,帮助企业纾困,稳定就业基本盘,进而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内部市场活力。

  例如,货币政策要稳定市场流动性、尽快推动降成本;金融信贷政策要持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如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充分利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等政策工具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财政政策更需要加大力度,建议接下来的全国两会可有更大动作,如大幅提高赤字率至GDP的5%、增发3万亿抗疫特别国债来扩充财政资金来源;同时,在执行层面,重点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支持发放消费券、现金券;加强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定点帮扶,加大对外需敞口较大企业的扶持,降低企业税费、完善公积金制度;发力新基建,加大对5G、冷链物流、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投资等。

  文/沈建光、张明明、张晓晨

  沈建光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观点地产新媒体专栏作者

  张明明 京东数科研究院研究总监

  张晓晨 京东数科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来源:观点地产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2. 2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多家上市房企加速剥离地产开发业务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5. 5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6. 6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7. 7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8. 8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9. 9定了!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9月28日开通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2. 2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3. 3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4. 4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5. 5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6. 6商业容积率下调,196万平!香蜜湖度假村旧改规划获批
  7. 7东莞官宣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8. 8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9. 9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94% 市场情绪整体稳定
  10. 10深圳13号线一期北段今起“跑图”冲刺 年底将开通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