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深圳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1月楼市平淡开场,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32.5%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深圳房掌柜  2023-02-01 17:39:55
[摘要]长期来看,企业将回归产品,加强产品力打造、持续关注产品升级迭代,才能在日趋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强化发展优势。

  过去的2022年,房地产行业规模高位回落,而去年以来的市场颓势也延续至2023年。

  楼市低迷、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不足,叠加春节期间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1月楼市平淡开场,CRIC监测的重点30城成交同环比降四成。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仍然不容乐观,TOP100房企1月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42.9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同比降低32.5%,环比降低48.6%,较2022年2月春节月的降幅也达到11.8%。

  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经过5年的高位运行之后,在2022年下调筑底,行业下行并真正迎来负增长时代已成为共识,2023年行业规模的乐观预期是止跌。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550.png

  2023年伊始,疫情管控的全面松绑,使得春节假期返乡置业初见端倪。但受楼市低迷、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不足影响,房企销售业绩整体不及去年同期。

  1月,TOP100房企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42.9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同比降低32.5%,环比降低48.6%,较2022年2月的降幅也达11.8%。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仅3967.6亿元,业绩规模同比降32.2%,环比下降47.7%。

  从房企来看,1月操盘金额排名前三房企分别为保利发展、万科地产和碧桂园,其中保利发展以275亿元排在首位,同比增长6%,万科地产和碧桂园操盘金额分别为274.1亿元和256.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和45%。

  短期内,市场的供求和成交不会出现明显转暖的迹象,整体销售将保持低位运行。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555.png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558.png

  房企之间的分化格局不断加剧。

  1月,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TOP30房企销售门槛降幅最大单月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2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2.2%。

  此外,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5.8%至107.5亿元;TOP5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15.8亿元,同比降幅也高达45.1%;TOP1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降低45.7%至4.7亿元。

  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发展韧性较强、中小房企竞争力不足,2023年房企格局将继续分化。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600.png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604.png

  1月疫情管控全面解绑,中央“降首付、降利率”释放利好预期,但传统成交淡季穿插春节假期,整体房地产市场表现略显平淡。

  CRIC监测的重点30城供应显著缩量,多数城市春节周无新盘上市,以去库存为主。成交层面,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41%,与去年春节月(2021年2月)相比,降幅也达到6%。

  分区域来看,长三角热度走弱,仅沪杭等个别城市尚能保温;大湾区仅深圳小幅回暖,广佛莞惠珠延续筑底行情;环渤海地区成交稳中有增,北京“一枝独秀”,天津企稳;中西部地区持续分化,成都、西安等仍是“成交大户”,重庆、武汉等局部城市轮动复苏,而郑州市场仍在筑底。

  目前,行业深度调整或将进入收尾期,二季度整体市场有望回升,但不同城市分化格局还将延续。

  具体而言,核心一二线上海、杭州、合肥、成都等或将进入需求透支后的短期瓶颈期,仅个别核心区位倒挂改善盘尚能热销。深圳、武汉等当前市场已出现企稳回升征兆,无论是来访、认购都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

  弱二线重庆、南宁、福州等客户信心也逐步修复,若后期房企以价换量政策延续,成交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对于苏北、川渝等个别三四线城市虽然疫情放开刺激短期返乡置业需求释放,但持续性仍存疑。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606.png

  市场回稳缓慢、销售业绩不及去年同期的情况下,202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企业还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据CRIC监测,前三季度到期债券总规模达到5528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逾7成属于民营房企,且偿债压力主要集中在一季度。

  2022年末,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信贷、债券、股权三方面“三箭齐发”全面支持房企融资,纾困方向也从此前“救项目”转换至“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随着融资渠道逐渐恢复,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有所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将显著受益。

  但由于2021年以来房企发债量长期小于到期量,因此房企偿债一直处于承压状态。相对于央国企而言,民营房企需更注意谨慎应对,短期内,企业运营改善的核心在于强化销售端,耐心等待预期修复、需求端改善,市场筑底回升、销售回款得到保障,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经过5年的高位运行之后,在2022年下调筑底,全年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下降了26.7%和24.3%,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企业投资积极性也均降至谷底,预计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明显扭转、销售回暖之前,房企的投资都将延续非常谨慎的态度。

  房地产行业下行,并真正迎来负增长时代已成为共识,2023年行业规模的乐观预期是止跌。

  2023年市场开局并不乐观,行业调整期下,短期内,企业运营改善的核心还是在于销售端,在销售回暖之前,仍应保证货量供应,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出险房企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长期来看,企业将回归产品,加强产品力打造、持续关注产品升级迭代,才能在日趋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强化发展优势。

  附:2023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100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612.jpg

微信图片_20230201180614.jpg

分享到:
责任编辑:谭琳琳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200+品牌集结、90+首进落地!新城控股青岛即墨吾悦广场焕新城市消费
  2. 2转性、换地、退地 多家房企受益收储政策
  3. 3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4. 4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5. 5以“吾悦经营五步法”再启新篇 新城控股第八届新商会顺利落幕
  6. 6全网刷屏25亿次的戈壁巨型艺术IP 首次亮相2025深圳国际车展
  7. 7坐地铁,逛游园,邂逅深铁社群美邻节满满温情
  8. 8深圳新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二手房录得量小幅调整
  9. 9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10. 10新政后,深圳哪些笋盘值得关注?

新闻推荐

  1. 1深圳特发与正大操刀旧改 香蜜湖度假村变身记的前尘往事
  2. 2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
  3. 3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4. 4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持续调整 多地提取范围扩至二手房
  5. 5深圳2条地铁线通车 这些站点房价即将刷新
  6. 6全面实行现房销售 湖南邵阳推楼市新政
  7. 7房地产融资“活起来了” 市场信心修复
  8. 8宝安再添2个教育集团!其中一个由老牌高中牵头
  9. 9多地蓄力销售旺季 接力派发购房补贴“礼包”
  10. 10南山首个超大旧宅棚改按下加速键!预计超2000套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