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带父母去看《桃姐》吗?”当热映的香港电影《桃姐》将镜头对准那些老去的母亲,如同纪录片一样讲述着老去母亲的归宿,相信所有人都开始自问:当母亲正在老去,应该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
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已经袭来。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成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未来仍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成都市的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养老床位存在巨大缺口。成都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00万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测算表明,到2015年,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4.8万人,占成都市户籍总人口的19.2%以上,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7万人,占成都市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15.1%。
成都市已经对养老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各方面的工作均在积极推进。成都市民政部门正在展开试点,一套完整的养老框架正在逐步搭建和完善过程中。同时,政府财力毕竟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早做安排,为父母寻觅一处舒适的养老处,是这个母亲节可以开始着手考虑的事。 华西都市报记者徐洁莹
国外老年公寓需具备一定经济能力
成都智奥创意不动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速良
几年前,曾经在上海附近操盘过一个养老地产的酒店项目,是美国注资的,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个项目没有做成。但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养老地产的发展状况。
从养老地产的起源看,它最初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北欧,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盛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不少规模的老年公寓。在国外,通常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才能消费得起。
养老地产分很多种形式:比如供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生活基本自理,仅需少许监护和帮助的健康老人住宅;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设施的健康老人住宅;专为体力虚弱而智力健全,不需要护理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并需要个人生活照料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和护理的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衰退并患有疾病、受伤等的老人入住的注册医疗机构。
综上所述,不同的养老地产项目,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和建筑标准均有不同。比如有的小区内需要配备专为老年服务的公用建筑的设置:如护理室,护理与日常监护活动基地;机能回复训练室;医务室,包含日常健康管理、咨询、诊察、配药的设施。华西都市报记者张静
政府理应扶持养老地产
成都同锐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车国宇
养老地产的概念,应该说大多数人对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现在我们在国内和成都周边看到的个别打着养老地产名号的房地产项目,实质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地产。
首先我们要明白养老地产的界定。养老地产是为中高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依据老年人特点和需求,设计、建造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它是既体现老年人养老居住,又能享受到各方面社会化服务的住宅;属于商业房地产范畴,具有“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房地产项目,老年公寓项目投资额大、资金回收期长,但变动成本少。实质上,我国老年住宅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成套老年公寓住宅;合居老年公寓住宅;护理和医疗型老年住宅或机构(个人支付或政府和社会资助)。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的住宅产业早已是风起云涌,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教育地产也是各方称霸,但惟独作为夕阳产业的养老地产却成为了遗忘的角落。实际上,中国有着数以亿计的老年群体,养老地产势在必行,有希望工程就应该有银发工程,养老地产理应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和政府扶持。华西都市报记者吴承蔚
养老地产有困境有期待
合富辉煌[1.92 0.00%](中国)深圳公司事业二部总监郑旭川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