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制造消贷恐慌气氛
在房贷被严控之下,上海有银行已经暂缓审批消费贷款。巧合的是,该家银行提高对公贷款利率、停做房贷,消费贷款申请审批更加严格的连番动作似乎与上海的银行保持了步调一致。这会不会是深圳银行将加强消费贷款审批的信号呢?昨天下午,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走访。
消费贷款主要是指借款人用于买车、旅游、非毛坯、留学等消费用途的贷款,按国有银行现行标准,买房不被纳入消费贷款的可用领域。消费贷款一般包括持证抵押贷款和无抵押信用贷款两种形式。走访中,记者发现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民营股份银行,目前均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但所有银行都明确,消费贷款一定要有明确的用途证明,否则“办不下来”。在以前,用途监管则不太严格。至于利率,以一年期贷款为例,多家银行在5.94%的基准利率实行上浮10%,也有个别银行实行基准利率。
据总部在深圳的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说:“现在还能申请消费贷款,但一定要赶紧,因为政策不停地变。”另一家国有银行支行客户经理明确表示:“现在提出申请,银行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放贷,因为现在的额度用完了。”
消贷利率上调是趋势?
据一名业内人士介绍,银行房地产贷款受新政影响,房贷量可能会缩减,消费贷款将可能成为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市场需求日渐增大之时,银行必将运用自己在基准利率上调或下浮的权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长远来说消费贷款的利率也可能提高。在2010年中期报告中,工行、中行、建行等银行都已提出个贷业务发展的转型,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开始主攻车贷、信用贷、抵押贷等房贷之外的个人消费贷款领域。各大银行这类贷款目前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10%~30%甚至更多。
而另一家国有银行的信贷部经理则表示,他们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已经基本用完,什么时候有额度暂时未知。对上海一些银行暂缓审批消费贷款的做法,他认为,这也不排除深圳的银行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执行。深圳晚报记者易红梅报道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